电荷间相互作用
3.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B.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A.B一定不带电。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9-8 电荷间相互作用能 静电场的能量。1.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间相互作用Tag内容描述:<p>1、第2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点电荷,知道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难点)2.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掌握库仑定律,会利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静止的两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重点)点 电 荷电 荷 量 及 其 检 验1电荷量(1)定义: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2点电荷(1)定义:用来代替带电体的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的几何点(2)意义: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3)视为点电荷的条件: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尺度大得多3电荷量的检验(1)验电器用途。</p><p>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 ) A.得到电子B.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C.得到原子核D.失去电子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3.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p><p>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 则小芳( ) A.得到电子B.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C.得到原子核D.失去电子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3.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p><p>4、9-8 电荷间相互作用能 静电场的能量,电荷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能(电势能),当电荷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或系统电荷量发生变化时,静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1.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1.1 两个点电荷,假设q1、q2从相距无穷远移至相距为r。,先把q1从无限远移至A点,因q2与A点相距仍然为无限,外力做功等于零。,再把q2从无限远移至B点,外力要克服q1的电场力做功,其大小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增量。,V2是q1在B点产生的电势,V是q1在无限远处的电势。,所以,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能,同理,先把q2从无限远移B点,再把q1移到点,外力做功为,V1是q2在A点。</p><p>5、1. 库仑定律-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 库仑力的叠加原理:即多个电荷同时作用力等于每个电荷=单独作用力之矢量和。,3.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 某点所受到的电场力,(1)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2)点电荷系 产生的电场中的场强,(3)任意带电体(连续带电体)电场中的场强,4. 电场强度的计算 场强叠加原理,定义式,(1)无限长均匀带 电细棒的场强,5. 几个常用的电场公式,(2)圆环在其中轴线上 任意点产生的场强,(3)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场强,(下一页),内容回顾,2、电场强度的定义,3、电场强度的计算,(1)。</p><p>6、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距离 电量 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第二节 探究静电力,一.点电荷 当电荷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这样可以忽略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具体分布情况,把它抽象成一个几何点。这样的带电体就叫做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第二节 探究静电力,二.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论库仑定律,1、研究静电力的大小F与距离r的关系 使A、B、C带同种电荷,且B、C的电荷量相等。观察B、C的偏角,思考r。</p><p>7、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活中的电现象,小女孩站 在绝缘板上,手掌接触起电机,为什么她的头发会竖起来并散开?,电荷,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正电),(不带电),核外电子,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中性),(。</p><p>8、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中可以把电保存起来,莱顿大学 穆欣布罗克:,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中可以把电保存起来,法国 诺莱特 700修道士电击表演,.,美国 富兰克林,生活中的电现象,.,一、电荷,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