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4.1电解质溶液 4.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3缓冲溶液 4.4沉淀溶解平衡。3-1-1酸碱的电离理论。4.1电解质溶液 4.4.1酸碱理论。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如强酸、强碱。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第2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Tag内容描述:<p>1、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1【2018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应该从题目所给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注意:B由于KSP(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酸银就。</p><p>2、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总分 100分 时间 45分钟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1【哈尔滨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有关水电离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5,pH=12 的烧碱溶液与纯碱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其它条件不变,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c(OH)/c(H)一定变小C其它条件不变,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 增大【答案】D【解析】A.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弱离子的盐促进。</p><p>3、第四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4.1电解质溶液 4.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3缓冲溶液 4.4沉淀溶解平衡,2007-5-27,3-1-1酸碱的电离理论,酸碱理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和 OH 中和生成 H2O 的反应,1.水电离理论,4.1电解质溶液 4.4.1酸碱理论,1887年,阿累尼乌斯(S. A. Arrhenius 瑞典),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物质称为酸,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称为碱,2.溶剂理论,富兰克林(E.C.Franklin)将水溶液中的酸碱定义扩充到非水溶液体系,提出酸碱溶剂理论。 酸:电离出溶剂正离子者。 碱: 电离出溶剂负离子者。 酸碱反应:溶。</p><p>4、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电解质,酸、碱、盐,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如弱酸、弱碱,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解离度,理论上,强电解质的=1,而弱电解质的1, 解离度 1 称为表观解离度,一、离子相互作用理论,2.“离子氛”互相牵制,离子运动不完全自由,1.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解离,Debye和Hkel,1. 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2. 活度因子 一般 1,当 c 0 时(溶液极稀) 1, = c,c 理论浓度 活度因子,二、活度和活度因子,单位为1,通常将中性分子、液态和固态纯物质、纯水以及弱电。</p><p>5、分光光度法,第2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复习,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质量浓度 三、质量摩尔浓度 四、物质的量分数,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 i cB RT,复习,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解离,强电解质,大多数的盐,强碱,强酸,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解离。,弱电解质,极少数的盐,弱碱,弱酸,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电离度) : = 100 % = 100 %,电解质已解离部分的浓度 电解质的原始浓度,已解离的分子数 原有分子总数,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KCl (molL-1 ) 0.10 0.05 0.01 0.005。</p><p>6、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2-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复习: 电解质熔融或溶解状态能电离(导电)的物质。,问题:强电解质水溶液完全解离,解离度应该 100%,但电导实验解离度小于100%。,强电解质水溶液实验测定解离度(表观解离度)(298K,0.10mol/L),强电解质理论基本思想: (1923年,德拜(Debye)和休克尔(Hckel)提出)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但离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