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与计算
第2课时 直流电路分析与计算。由部分电路的电阻变化 闭合电路总电阻变化 闭合电路总电流、总电压的变化 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的变化.电路动态分析要遵循两个原则。电路分析与计算。I=3A。闭合电路问题的分析与计算。② (I、R间关系)。③ U=E-Ir (U、I 间关系)。
电路分析与计算Tag内容描述:<p>1、第2课时 直流电路分析与计算课时综述1.如何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要从电阻着手,由部分电路的电阻变化 闭合电路总电阻变化 闭合电路总电流、总电压的变化 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的变化电路动态分析要遵循两个原则:1 局部 整体 局部的原则 2 依据公式分析的原则,在依据不足时,不作结论2.复杂的直流电路如何简化? A、去除理想的电表,理想的安培表视为短路,理想的伏特表视为断路,非理想电表看成会测量的电阻B、找等势点:在直流电路中,若两点间直接用导线相接,中间没有电阻,没有电压,这样的两点电势相等即等势点C、。</p><p>2、电路分析与计算,龚国庆,电路图的绘制,从电源的一极出发,尽可能的通过最多的用电器 。 用电器两端找节点,对应标示 由节点出发添加剩余的元件。,电路图的绘制,I1=1A,I=3A,=3,第1题图,关键条件:I:I=1:3,第2题图,图的演变,关键条件:U1:U1=8:5,第3题图,图的演变,关键条件:U1:U1=5:4, I:I=1:2,第4题图,图的演变,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当滑片P移至滑动变阻器R2的中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流表A的示数为I1,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闭合开关S、S1,当滑片P移至滑。</p><p>3、闭合电路问题的分析与计算,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中的电阻之和成反比这个结论通常叫做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有:,E=U外+U内, (I、R间关系), U=E-Ir (U、I 间关系), (U、R间关系),(3),讨论:,U=E-Ir,从上式可以看出: (E、r 是常量,R、I、U是变量),a.当外电阻R减小时,可知I增大,内电压UIr 增大, 路端电压U减小,b.当外电路短路时,R趋近于零,I趋近于E/r, 路端电压U趋近于零电源的内阻一般都很小, 所以短路时电流很大为Im=E/r.,c.当外电。</p><p>4、第十一课时 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一、串联电路,R 1,R 2,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 。,首尾相连,接入电路,唯一的,I =I1=I2=In,U =U1U2Un,U1U2 = R1R2,P1P2 = R1R2,1、电路特点,2、串联电路中的I ,U ,R 关系特点列表,R =R 1R 2R n,3、串联电阻公式的推导法,A,R 1,R 2,U = I R,U 1,U,U 2,由欧姆定律:,移项得:,又串联 I = I 1 = I 2,得:R 1 ,R 2两端的电压分别,U 1= I 1R 1 ;,U 2= I 2 R 2 。,串联 U =U 1+U 2,即: I R = I 1R 1+I 2 R 2,由此推导出:,R = R 1 + R 2,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结论:,特点:,总电阻,。</p><p>5、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2020年 电路分析与计算 专项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如图所示,为了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图中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AA接线柱上BB接线柱上CC接线柱上DD接线柱上2 . 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p><p>6、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2020年 电路分析与计算 专项训练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8V,灯泡L上标有“10V,5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0,当只闭合S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它两端的电F压与其接入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