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绝缘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试技术内容和要求。第三章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第7章 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7.1 交流高电压试验与测量 7.2 直流高电压试验与测量 7.3 冲击电压试验与测量。电气设备绝缘测试管理规定。摇测井下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安全技术措施。电气设备绝缘遥测安全技术措施。
电气设备绝缘Tag内容描述:<p>1、第二篇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 张张 宁宁 福州大学电力系 13400558745 一 绝缘试验的必要性 l电力系统的规模、容量不断地扩大,停电造 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 l绝缘往往是电力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绝缘故 障通常是引发电力系统事故的首要原因。 l新设备使用前都要进行实验,以防止在设计 中存在的缺陷 l电气设备在长时间高电压下,会造成其绝缘 性能逐渐丧失 l 电介质理论仍远未完善,须借助于各种绝缘试验来 检验和掌握绝缘的状态和性能。 各种介质击穿特性的因素很多 气体:气压、温度、气隙间距、电场均匀、湿度等 液体:杂质(以水和纤维为主。</p><p>2、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试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试技术内容和要求。2 技术要求2.1 高压配电装置绝缘电阻测试2.1.1 可动部分绝缘电阻,用2500V摇表测试,不低于1M。2.1.2 高压主回路的绝缘电阻,不低于250M。2.1.3 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断开高压保护回路。2.2 交流电动机绝缘测试(运行中)2.2.1 定子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上的,在接近运行温度时,用2500V摇表测量,定子不小于1M,转子电阻不小于0.5M。2.2.2 定子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下的,用1000V摇表测量,绝缘值不小于0.5M。2.2.3 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上的电机,需要测量绝缘吸。</p><p>3、高电压技术,第三章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概述,电气设备绝缘缺陷形成的原因,制造时潜伏的; 机械碰撞 运行中在外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工作电压、电压、大气、机械力、热、化学等,电气设备绝缘缺陷的分类,集中性缺陷 裂缝、局部破损、气泡等 分散性缺陷 内绝缘受潮、老化、变质等,电气设备绝缘试验分类,按照对设备造成的影响程度分类(两类),绝缘预防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 在较低电压下或用其它不会损伤绝缘的方法测量绝缘的各种情况,从而判断绝缘内部的缺陷 包含的种类 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测量 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 局部放电测量 电压。</p><p>4、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第五章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一)电气设备绝缘试验可分为两大类:(1) 耐压试验(破坏性试验):模仿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p><p>5、n 更多资料请访问精品资料网(http:/www.cnshu.cn)更多企业学院:http:/www.cnshu.cn/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http:/www.cnshu.cn/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http:/www.cnshu.cn/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http:/www.cnshu.cn/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http:/www.cnshu.cn/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http:/www.cnshu.cn/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http:/www.cnshu.cn/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p><p>6、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第六章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二)6-1 工频高压试验一、工频高压的获得获得工频高压的最通用的方法是应用工频高压试验变压。</p><p>7、高电压工程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第7章 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7.1 交流高电压试验与测量 7.2 直流高电压试验与测量 7.3 冲击电压试验与测量,7.1 交流高电压试验,交流绝缘试验应采用频率为45Hz65Hz的交流电压。 交流电压的特性主要以峰值、有效值、波形畸变率、波顶系数等来表示,试验时电压波形的畸变应尽可能小。 交流高压的产生通常采用工频试验变压器,但对于一些特殊试品,如变压器的感应试验,采用频率不超过500Hz交流电压;对于大容量高电压设备的试验,采用串联谐振方法产生的30Hz300Hz交流电压;固体绝缘的加速老化试验。</p><p>8、第3章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3.1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的测量 3.2 泄漏电流的测量 3.3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 3.4 局部放电的测量 3.5 绝缘油的色谱分析 3.6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3.7 直流耐压试验 3.8 冲击高压试验 3.9 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技术,本章内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试验的必要性,绝缘往往是电力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绝缘故障通常是引发电力系统事故的首要原因。 电介质理论仍远未完善,须借助于各种绝缘试验来检验和掌握绝缘的状态和性能。,绝缘试验的分类,非破坏性试验:(预防性试验) 指较低电压下或用其他不损伤绝缘的方法来测定电气设备绝缘。</p><p>9、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电气设备绝缘测试管理规定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3 页电气设备绝缘测试管理规定为使电气设备绝缘测试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增强绝缘测试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依据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公司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望各班组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1热备用10kV高压电动机、电抗器等设备在天气干燥、环境较好的情况下两次绝缘测试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7天。运行电机退出运行超过24小时的复测一次绝缘,也可根据调度室要求适当缩短绝缘复测时间。冷备用及其它。</p><p>10、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摇测井下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5 页摇测井下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参加测量人员必须贯彻学习本措施,未贯彻本措施者,严禁参加施工。2、所有参加测量人员必须听从安全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严禁盲目作业。3、参加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迟到、早退,班前、班中不允许喝酒,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需提前与施工负责人联系,以便于工作安排。4、参加检修人员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否则视为违章。5。</p><p>1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电气设备绝缘遥测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8 页电气设备绝缘遥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时间: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日二、施工地点:井上、井下各变电所、各配电点及电气设备所在地点三、施工任务:电气设备绝缘遥测试验,检查其安全性能。四、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并在工作票上注明)五、手指口述确认内容:(一)施工前确认1、确认参加工作人员精神状态,身体健康;2、确认施工地点顶板、两帮完好;3、确认验电器完好,能正常使用;4、确认现场图纸、实物、变。</p><p>12、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电气装置绝缘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6 页电气装置绝缘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由击穿引起的绝缘失效()气体的击穿当电场强度超出一定值时,会造成间隙击穿。如果间隙过小,也会使电场强度增加而造成气体击穿。常见的有,电容器因施加电压过高而击穿,因电线裸露而产生的电火花,闭合开关时产生的电弧,出现这些情况均说明其气体电介质不再具有绝缘性能。()液体电介质的击穿液体电介质的电气强度比标准状态下气体的要高得多。若油中含有水分等杂质后,。</p><p>13、第二篇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电气设备进行绝缘试验的必要性:,电力系统的规模、容量不断地扩大,停电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我国电力短缺,这就需要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使其满负荷运转,增加发电量。绝缘往往是电力系统。</p><p>14、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七章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 7 1交流高电压试验7 2直流高电压试验7 3冲击电压试验7 4稳态高电压的测量7 5冲击电压的测量7 6光电与数字化测量技术 高电压工程基础 7 1交流高电压试验 交流绝缘试验。</p><p>15、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 1 电力变压器 序号 试验项目 试 验 标 准 说 明 1 绕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6KV 或10KV 绕组 R 300M 1 采用2500兆欧表 2 试前绕组充分放电 3 温度取上层油温 4 环境温度t 50 5 温度换算 R2 R1 1 5 t1 t2 6 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 35 KV绕组 R 400M 110 KV绕组 R 800M 吸收比 K 1 3 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