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距离保护第4讲
3.3.4消除方向阻抗继电器出口故障方向死区的方法。极化电33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33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引言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是以其动作特性为根据的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有阻抗形式和电压相量形式因此在实现时也有两种实现方法方法一直接测量阻抗采用阻抗形式的动作特...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电流保护优点。
电网距离保护第4讲Tag内容描述:<p>1、3.3 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3.3.4 消除方向阻抗继电器出口故障方向死区的方法,(一)方向死区产生的原因 方向死区出现的根本原因:出口故障,极化电压幅值接近零,失去比相的参考(指针效应)。因为零相量的相位是无意义的。,因此,消除方向死区的一般思路,是寻找可替代的极化电压,该极化电压应在出口故障时具有一定的幅度,3.3.4 消除方向阻抗继电器出口故障方向死区的方法,(二)消除方向死区的常用方法 引入非故障相电压作为极化电压 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的就是这种思路。 采用正序电压作为极化电压,是距离保护中一种常见的。</p><p>2、3 3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 3 3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 引言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是以其动作特性为根据的 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有阻抗形式和电压相量形式因此在实现时也有两种实现方法方法一 直接测量阻抗 采用阻抗形式的动作特性 相位比较或幅值比较 方法二 测量用于幅值或相位比较的两个正弦电压相量 进行相位和幅值比较 3 3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 引言模拟式阻抗继电器的实现 由于难于实现阻抗直接测量 因而一般。</p><p>3、第三章 电网距离保护,电流保护 优点: 简单、经济、可靠,广泛应用于35KV及以下等级的电网。 缺点: 定值、保护范围以及灵敏度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大。,思考:电流、电压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经济,但是,对于容量大、电压高或结构复杂的网络,它们难于满足电网对保护的要求。电流、电压保护一般只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复杂网,线路保护采用何种保护。</p><p>4、1 1 3 7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2 距离保护各段动作区域示意图 QF1QF2 ABC I II III D 3 1 距离保护 I 段 按躲过相邻线路出口短路的原则来整定 AB I rel I set1 ZKZ 其中 85 0 8 0 I rel K k 4 2 距离保护 II 段 其中 8。</p><p>5、2.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消弧线圈工程背景 弧光过电压的危害: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常较小。但如果线路电容较大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则该接地电流会在接地点燃起电弧。由于电弧的不稳定会引起弧光过电压。弧光过电压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发展成为相间故障。,2.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p><p>6、第4章距离保护,知识与能力要求: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各种特性的阻抗继电器特征及接线;了解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4.1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前面介绍的各种电流电压保护,其保护范围要随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距离保护是广泛运用在110KV及以上。</p><p>7、第二章 电网电流保护,计划学时 16学时 教学重点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 方向电流保护及方向元件 接地故障的电流保护,2.1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继电器基本知识 (一)继电器的作用和分类 作用:是一种能自动对被控电路实行接通和断开控制的装置或元件。 控制原理:当其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能使其输出的被控制量如触点打开、闭合或电平翻转,从而实现对被控电路的控制。,2.1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继电器基本知识 (一)继电器的作用和分类 分类: 实现方式划分:电磁型,集成电路型,数字型 按输入量划分:。</p><p>8、2.1.6阶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及应用,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的特点分析 共同点: 识别故障的原理相同 不同点: 定值整定原则不同(导致灵敏度不同) (1)速断以躲开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2)限时电流速断以躲开下级线路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内的最大短路电流整定 (3)过电流以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动作时间不同 (1)速断瞬时动作 (2)限时电流速断延时动作 (3)过电流逐级配合,2.1.6阶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及应用,阶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关系 电流速断 电流速断启动电流的量值保证了动作的选择性 无需与其它元件配合,可以。</p><p>9、3 7故障分量距离保护 3 7工频故障分量距离保护3 7 1工频故障分量的概念 一 叠加原理与故障分量网络 等价于 3 7工频故障分量距离保护3 7 1工频故障分量的概念 一 叠加原理与故障分量网络 等价于 正常网络 故障分量网。</p><p>10、3.2 阻抗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3.2.1 阻抗继电器动作区域的概念,动作区域:使阻抗继电器能够动作的所有测量阻抗值在阻抗复平面上形成的点集。称为阻抗继电器的动作区域。点集以外的区域称为不动作区。 动作特性:阻抗继电器动作区域边界曲线称为其动作特性。该曲线的方程成为动作特性方程。 动作方程的描述可以采用幅值方程,相位方程和点坐标方程。 常见动。</p><p>11、第3章电网的距离保护,3.1.1基本工作原理,3.1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电流、电压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经济,但它们的灵敏性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重负荷、长距离、电压等级高的复杂网络中,很。</p><p>12、第六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一 距离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 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自动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装置 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 实际上就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p><p>13、第4章 距离保护 知识与能力要求: 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各 种特性的阻抗继电器特征及接线;了解影响 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4.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前面介绍的各种电流电压保护,其保护范围要随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 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距离保护 是广泛运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输电线路中的一种保护装置。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输电线路的长度是一定的,其阻抗也基本一定。在其范。</p><p>14、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第一节 距离保护概述,第二节 阻抗继电器,第三节 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第四节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及采取的防止措施,第五节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一、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距离保护概述,思考:电流、电压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经济,但是,对于容量大、电压高或结构复杂的网络,它们难于满足电网对保护的要求。电流、电压保护一般只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p><p>15、2.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消弧线圈工程背景 弧光过电压的危害: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常较小。但如果线路电容较大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则该接地电流会在接地点燃起电弧。由于电弧的不稳定会引起弧光过电压。弧光过电压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发展成为相间故障。,2.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p><p>16、复习:第六节、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分支电路TA、TV误差TV二次回路断线距离保护的振荡,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如下:,1、过渡电阻的性质,电弧电阻,短路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包括:中间物质的电阻金属杆塔的电阻大地的接触电阻电弧电阻等,保护1,保护2有可能同时以II段的时限动作,保护失去选择性。,2、过渡电阻对单侧电源线路的影响,过渡电阻对单侧。</p><p>17、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一、距离保护基本原理 二、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 三、阻抗继电器实现方法 四、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及对距离保护的评价 五、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六、故障类型判别及故障选相 七、距离保护特殊问题的分析 八、工频故障分量距离保护,第一节 距离保护基本原理及构成,一、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电流保护:简单、经济、工作可靠;,距离保护:,受运行方式、线路长短影响;,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p><p>18、第五节 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一、振荡闭锁的概念,振荡:,并联运行系统间功角大范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输送功率超过静稳极限;故障切除缓慢; 无功不足电压降低;非同期自动重合闸,振荡原因:,可能误动,误动的后果:,可能扩大事故范围,振荡闭锁:,防止系统振荡时保护误动的措施。,振荡原因:(1)输电线输送功率过大,超过静稳极限;,二、振荡对距离保护测量元件的影响,1.振荡时电压电。</p><p>19、第3章电网的距离保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3章电网的距离保护),3.1.1距离保护的引入特点:保护安装点到故障点的短路阻抗不变3.1.2三段式距离保护整定1距离I段-其保护范围本回线末端ZsetI=KrelIZAB2距离II段本回线路的保护范围不伸出下回线的I段保护区Zset.2II=KrelII(ZAB+KrelIZBC)3距离III段躲开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3.1距离保护的原理,电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