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

A .可以用作直流放大器 B .可以用作交流放大器 C .可以用作限幅器 D .具有很强的放大共模信号的能力 2. 关于 BJT 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简称 Q 点)。)=(5)和最简与或表达式F(A。最简与非-与非表达式为F=(7)。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2.如图所示电路中。二极管电路如图所示。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Tag内容描述:<p>1、第1章 检测题 (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 五 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 自由电子 ,少数载流子为 空穴 ,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 正 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 三 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 空穴 ,少数载流子为 自由电子 ,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 负 电。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 发射 区、 基 区、 集电区 区及 发射 结和 集电 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 发射 极、 基 极和 集电 极。3、PN结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p><p>2、专升本复习演练 一、单选题 ( 每题 1 分 ) 1. 对差分放大电路而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为()。 A 可以用作直流放大器 B 可以用作交流放大器 C 可以用作限幅器 D 具有很强的放大共模信号的能力 2. 关于 BJT 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简称 Q 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Q 点过高会产生饱和失真 B Q 点过低会产生截止失真 C 导致 Q 点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 D Q 点可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得 3. 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是指()。 A. 1+AF 1 C . 1+AF0 4. 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A. 输入电。</p><p>3、07级电子技术基础段考试题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完成数制转换:(1010011)8421BCD =(1) )10=(2)2=(3)8=(4)16 2、逻辑函数F(A,B,C)的卡诺图如图1所示,则该函数标准与或式F(A,B,C,)=(5)和最简与或表达式F(A,B,C,)=(6),最简与非与非表达式为F(7),最简或与表达式为F(8),最简或非或非表达式为F(9) ;并在最简与或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对偶规则直接写出F (10)。答案:(1)(53)10 (2)(110101)2 (3)(65)8 (4)(35 )16 (5) (6)B+A(7) (8)(A+B )(+) (9)(10)(+B)(A+)二、单选题(每题2。</p><p>4、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 参参 考考 答答 案案 一、填空题(每空一、填空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电子电路中的信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 号,称为模拟信号;另一类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信号,称为_数字信号( 脉冲信号)_______。 2、晶体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 特性。 3、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具有_热敏性 ,杂 敏性,光敏性等特殊性质,利用这些性质可以制造出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半导 体器件。 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p><p>5、电子技术理论复习题一、是非题: ( ) 1. 某元件二端的交流电压超前于流过它的交流电流,则该元件为容性负载( ) ( ) 2R-C串联电路的电路总阻抗为R+jwC ( ) 3三相不对称电路通常是指负载不对称( )( ) 4三相三线制测量电路总功率值只可以用二表法来测量( ) 5三相四线制不对称负载测量电路总功率可以用二表法来测量 ( ) 6三相对称负载作联结,若每相负载的阻抗为38,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路中,则电路的线电流为17.3A。 ( ) 7当电路的状态或参数发生变化时,电路从原稳定状态立即进入新的稳定状态。 ( ) 8. 分析过渡过程的三要素。</p><p>6、1电路如下图所示,其输入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2.如图所示电路中,二极管电路如图所示,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设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0.7V。 3.电路如下图所示,其输入电压的波形如右图所示,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p>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相关DOC文档
电子技术检测题习题解析.doc
07级电子技术基础段考试题讲评.doc
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doc
电子技术理论复习题.doc
电子技术 考试自测题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相关PDF文档
电子技术考试试题.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