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期末
3.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A G to C模式B G to B模式C G to G模式D G to E模式)类。4. 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有(A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B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C政府内外关系的。熟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指导原则。B应用支撑标准。C信息安全标准。
电子政务期末Tag内容描述:<p>1、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每题至少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ICT是下列(C信息通讯技术)的英文简称。2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 (B公众的需求)为中心。3.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A G to C模式B G to B模式C G to G模式D G to E模式)类。4. 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有(A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B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C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5.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可以通如下(A物理安全 B网络安全 C信息安全 D人身安全)方式来实现。6.与传统的电子政务相比,移动电子政务有如下(A移动性B方便性直接性安全性可靠)的优势 在政府实施。</p><p>2、电子政务期末试卷 一、判断 1 分,共 10 分 1.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 全社会的进步( T) 2.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已经形成( F ) 3.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 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F ) 4.政府机构职能不同,必须各自开展独立的电子政务工程( F ) 5.电子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软件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组 成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相关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 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 F ) 6.数字签名工作方式,用自己。</p><p>3、一填 空 题 131. 2001年,德国政府制定了数据保护法和电子签名法完善电子政务法制建设。2. 从根本上来说,明确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正确把握电子政务的实质,提高认识,走出误区,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前提条件。3. 电子政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行业系统集成、区域系统集成、通用IT产品等四个细分市场。4. 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政务数据为中心,以业务应用为动力,以便民服务为目的。5. 电子政务既要体现出INTERNET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又要保证政务信息和政务系统的安全。6. 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地。</p><p>4、1分析电子政务的含义。 答:电子政务概念包括了四个含义:第一、电子政务的主体是国家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涉及和处理的是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有关的公共事务-国家公共事务、公共部门自身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电子政务有着比电子商务更为广泛的内容。第二、电子政务是在现代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主要以电子数据交换和互联网为基础,借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实现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重组、部门间关系的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电子政务离不开信息。</p><p>5、电子政务课程总复习,讲授:吕晓阳,教学目标回顾,熟悉电子政务的定义、内涵,电子政务产生的社会背景、电子政务的基本运作模式。 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情况,熟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指导原则; 熟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特点、基本框架与实施手段。 了解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和政府电子服务的作用与种类。 了解政务内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环境,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方法。 了解政务外网的概念与构成,熟悉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估方法,了解网络行政审批。,教学目标,熟悉电子政务运营的理念,理解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p><p>6、电子政务期末复习指导11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电子政务标准和规范体系的是( A) A网络化标准B应用支撑标准C信息安全标准D网络基础设施标准2. 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是( C) A电子政务网络中心B电子政务网络设计C电子政务网络平台D电子政务网络枢纽3. 在组织结构上,政府再造主张建立一个无缝隙的(B)组织结构。A 金字塔式B 扁平式C 分权式D 科层式4. 由( )管理和维护政务内网和外网传送和处理的有价值的信息 AA GDCB GDPC GPA D GPS5. “数字鸿沟”又称为()。BA 电脑鸿沟B 信息鸿沟C 网络鸿沟 D 资源鸿沟6. 下列不属于电子政务系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