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定律电阻率
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的关系。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适用于粗细均匀导线、浓度均匀的电解液。表达式R=ρL/S中ρ称电阻率。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和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1、取材料、横截面积相同。3、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电阻定律电阻率Tag内容描述:<p>1、1 / 8 电阻定律 电阻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l、深化对电阻的认识,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2、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说明: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的关系,初中已经定性地讲过这里,要通过实验,在复习的基础上,引人电阻率的概念,得出电阻定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从猜想研究方法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各种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 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我国对超导现象的研究介绍,激发学生爱。</p><p>2、电阻定律 电阻率 涪陵中学物理学科组 李义权,1、电 阻 定 律,内容: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适用于粗细均匀导线、浓度均匀的电解液,表达式:R=L/S,适用范围:适用于粗细均匀导线、浓度均匀的电解液,2、电阻率,表达式R=L/S中称电阻率。,物理意义:等于长 1 米,横截面积为 1 米2的导体的电阻。,单位:电阻率的单位为欧米 (m)。,影响电阻率大小的因素:和材料有关,和导 体的粗细、形状无关。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常见材料的电阻率,例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 4 伏,2分钟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15库,。</p><p>3、电阻定律电阻率 进阶练习 一 单选题 如图所示 有 四个电阻 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 如图所示 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 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串接 使滑动触。</p><p>4、电阻定律电阻率 进阶练习 一 单选题 1 一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W与36V 若把此灯泡接到输出电压为18V的电源两端 则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A 等于36WB 小于36W 大于9W C 等于9WD 小于36W 2 下列关于电阻率。</p><p>5、电阻定律 电阻率,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和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1、取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与电阻的关系,2、取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与电阻的关系,3、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与电阻的关系,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材料不同,导线的电阻不同。 即导线的电阻与构。</p><p>6、授课教师: 刘 海 军,授课班级:高二、三班,电阻定律 电阻率,一.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二.实验研究:,1猜想:,材料,2研究方法:,3实验操作:,(1)设计实验电路测电阻R-伏安法测电阻,(2)介绍被测的几种金属材料,(3)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三.总结规律:,1电阻定律:,2电阻率:,(1) 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质的好坏。,(2。</p><p>7、电阻定律 电阻率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用目标描述语言来写) (一) 知识和能力 1、本节课的学习,能叙述电阻定律,写出表达式,并能应用电阻定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2、能叙述电阻率的意义,能说出金属导体、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设计和操作实验,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2、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p><p>8、电阻定律电阻率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 如图所示,有、 、四个电阻,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电阻最小的是() . 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 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串接、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 串接、 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 串接、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 串接、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