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
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1.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 B )。形成的地貌。2.河流地貌。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1.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南京联考)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二河流地貌的发育。
地表形态的塑Tag内容描述:<p>1、三年(2016-2018)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2018年高考题】(2018新课标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6.A 7.A 8.D【解析】精准分析:8.阶地的形成经历两。</p><p>2、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p><p>3、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1岩石圈物质循环【地方卷】(2018年北京卷,4)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的岩石变质;丙处的溶洞景观是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答案】C(2018年天津卷,3)读图文材料,回。</p><p>4、专题课件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综合检测(五)(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邯郸检测)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BL2时该地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上升运动D岩层按照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解。</p><p>5、课时达标(十三)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6 000万年前。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B)A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洋盆2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D)A地中海B阿尔卑斯山C东非大裂谷D喜马拉雅山解析第1题,据右图所示,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应该为大陆架。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在冰川期露出海面成为陆地, 在间冰期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第2题,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两者都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冰。</p><p>6、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对应学生用书第69页)识记基础梳理1褶皱山(1)褶皱形成原因:强大的挤压作用。基本单位:褶曲。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2)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背离运动张裂区裂谷或海洋相对运动碰撞区高大的褶皱山系2.断块山(1)断层内力作用:强大的压力和张力。标志: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地貌类型位移类型地貌类型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发。</p><p>7、附3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学习目标:1.学习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2.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流水地貌1流水地貌是由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塑造而成的地貌。2河流地貌(1)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差大,水流急,对河道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往往形成峡谷和瀑布。(2)中下游:水流减缓,河谷变宽,往往形成冲积平原。(3)入海口:沉积作用显著,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4)出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3喀斯特地。</p><p>8、只能由岩浆生成 如花岗岩(侵入岩) 和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常有气孔,外力作用生成 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三大类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为什么说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1、在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总是按顺序排列,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这样就可以依据岩层的顺序可以确定其时代。 2、化石是已变成岩石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生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p><p>9、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18河南两市联考)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区域在沉积岩形成后先后发生了()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2关于。</p><p>10、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2019南京联考)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12题。1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褶皱隆起2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风沙主要集中在近地面气流中上层岩石较坚硬,底部岩石较松软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A BC D答案:1.B2.C(2019郑州模拟)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p><p>11、区域认知黄河三角洲背景简介地理学上的黄河三角洲仅指黄河在今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以下及向下冲积的三角洲平原,是我国第二大河口三角洲,仅次于长江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冲积形成的。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省滨州市以下冲积成三角洲,以东营市利津县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主体在东营市境内,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千米,海拔低于15米,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形成拦门沙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发育过程下图为1989年至2009年黄河三角洲的几幅卫星照片图。交。</p><p>12、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标导读,教材预习,课堂探究,教材图解,素能演练,自主梳理,一、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和。2.成因:与外力作用有关。【思维启迪1】河流从哪些方面对地貌进行塑造?【答案】侵。</p><p>13、阶段综合测评(二) 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 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p><p>14、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纲呈现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思维导图,考点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考点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三山地与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