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ax+2y-1=0与x+(a-1)y+2=0平行。1.圆x2+y2-2x-8y+13=0的圆心到直线2ax+y-1=0的距离为1。4)的直线倾斜角是45&#176。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提示1] (1)已知直线上一点P(x0。y0)和直线的倾斜角. (2)已知直线上两点P1(x1。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Tag内容描述:<p>1、数学北师版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直线ax2y10与x(a1)y20平行,则a等于()A B2C1 D2或12已知A(4,2,3)关于xOz平面的对称点为A1,A1关于z轴的对称点为A2,则|AA2|等于()A8 B12 C16 D193已知直线l1和l2的夹角平分线为yx,如果l1的方程为axbyc0,那么直线l2的方程为()Abxayc0 Baxbyc0Cbxayc0 Dbxayc04圆x2y24x4y70上的动点P到直线xy0的最小距离为()A1 B C D5不论a为何实数,直线(a3)x2ay60恒过()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6已知圆。</p><p>2、点到直线的距离第10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层训练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于( )若直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则等于 ( ) 或 或4点P(,)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 )5直线过点,且两点,到的距离相等,则直线的方程为 ( )或 或6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中边上的高等于()7过点(1,1)作直线,点P(4,5)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 8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9已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一条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则这条边的对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解】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求一点,使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p><p>3、21.1直线的斜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重点)3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能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直线的斜率(易错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直线的斜率 阅读教材P77P78例1,完成下列问题已知两点P(x1,y1),Q(x2,y2),如果x1x2,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为k(x1x2),如果x1x2,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不存在1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斜率是________【解析】过点(1,2),(4,2)的斜率k.【答案】2若直线AB的斜率为2,其中A(2,3),B(a,5),则a的值是__________. 【解析】2,a6.【答案】6教。</p><p>4、2.4空间直角坐标系2.4.1空间直角坐标系2.4.2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系方式(重点)2能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出点的坐标和已知坐标作出点(重点)3理解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重点)4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能够用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空间直角坐标系阅读教材P106P107“练习”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空间直角坐标系定义以空间中两两垂直且相交于一点O的三条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这时就说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点O叫做坐标原点,x轴、y轴、z轴叫做坐标轴。</p><p>5、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1 教材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来自(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三章第一节内容。2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有很好的求知欲,在必修二他们已经学了圆的基本性质,对圆的定义和方程有了很好的理解,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椭圆定义的归纳和椭圆方程的推导,揭示椭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分析探索能力,提高抽象。</p><p>6、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 2.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高效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2(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已知点A(2,1),B(a,3),且|AB|5,则a的值为()A1B5C1或5 D1或5解析:由|AB|5a1或a5,故选C.答案:C2原点到直线x2y50的距离为()A1 BC2 D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答案:D3已知三点A(3,2)、B(0,5)、C(4,6),则ABC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AB|,|AC|,|BC|,|AC|BC|AB|,且|AC|2|BC|2|AB|2,ABC是等腰三角。</p><p>7、2.3.2圆的一般方程1.圆x2+y2-2x-8y+13=0的圆心到直线2ax+y-1=0的距离为1,则a等于(A)(A)-(B)-(C)-(D)-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4)2=4,圆心为(1,4),半径为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解得a=-,选A.2.(2017汉口模拟)圆x2+y2-x+2y=0关于直线x-y=0对称的圆的方程为(A)(A)x2+y2+2x-y=0(B)x2+y2-2x+y=0(C)x2+y2-2x-y=0(D)x2+y2+x-2=0解析:圆的方程化为(x-)2+(y+1)2=,圆心坐标为(,-1),则圆心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为(-1,),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即x2+y2+2x-y=0.3.已知点A(-2,0),B(0,2),若点M是圆x2+y2-2x+2y=0上的动点,则ABM面积的最。</p><p>8、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必修2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的基础上对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学习。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继续用代数坐标方法探究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建立它们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它们的简单性质,并用此方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由于教材以椭圆为重点说明了求方程、利用方程讨论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然后在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中应用和巩固,因此“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内容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p><p>9、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阶段质量评估 北师大版必修2(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后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过两点A(2,m),B(m,4)的直线倾斜角是45,则m的值是()A1B3C1 D3解析:由kABtan 451,解得m1.答案:C2以A(1,3)和B(5,1)为端点,线段AB的中垂线方程是()A3xy80 B3xy40C2xy60 D3xy80解析:AB的中点(2,2),kAB,中垂线的斜率k3.AB的中垂线方程为y23(x2),即3xy40.答案:B3若以点C(1,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x2y30没有公共点,则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A. BC(0,) D(0。</p><p>10、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原点O,垂直,右,大拇指,x轴,握拳,旋转90,大拇指,O,x,y,z轴,坐标轴,x,y轴,y,z轴,x,z轴,一一对应,垂面,长方体,三元有序数组,(x,y,z),x,y,z,求空间中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空间中点的对称。</p><p>11、12 直线的方程 第一课时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自主学习新知突破,提示1 (1)已知直线上一点P(x0,y0)和直线的倾斜角 (2)已知直线上两点P1(x1,y1),P2(x2,y2),任一点,满足这个方程,每一个数对,在直线l上,yy0k(xx0),ykxb,答案: D,答案: D,合作探究课堂互动,特别提醒 斜率不存在时,过点P(x0,y0)的直线与x轴垂直,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都为x0,故直线方程为xx0.,答案: (1)C,思路探究 利用斜截式写直线的方程需先确定斜率和截距,再利用斜截式写出直线方程,答案: (1)B,【正解】 (1)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同错解;(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