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第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编号:25082460]
第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C.提倡科学。3.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有关《新青年》杂志的几件事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刊物。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第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Tag内容描述:<p>1、单选题: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经典练习1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A新民丛报B新华日报C民报D新青年3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文学改良刍议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p><p>2、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p><p>3、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p><p>4、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人就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马克思学说,但那只是一些零星的介绍。直到五四运动之前,先进的中国人使用的思想武器还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说等。他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大都还是西方文明。</p><p>5、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p><p>6、有关新青年杂志的几件事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刊物。创办之初,它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宗旨,恰好击中华夏传统封建文化的要害,引起国内思想界的强烈反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青年杂志的一些主要编辑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把一个宣传民主主义的期刊,逐步改造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期刊,为筹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做了准备。这一历史事实表明:先进的编辑工作者对社会政治和文化。</p><p>7、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p><p>8、为民族复兴奏响青春乐章纪念五四运动周年 3月23日,展览吸引了大量中学生参观。当日,“闪亮的青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在香港大会堂拉开帷幕。翔实的历史图片及文物档案,将90年前这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再现于参观者面前。 新华社记者 张凤国 摄 这是当时北京大学学生的游行队伍(资料照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学校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p><p>9、新文化运动 总纲 概念:思想解放运动(革命) 原因:辛亥革命后,国家形势越来越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时间:1915年9月 标志: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 主要领导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阵地:新青年编辑部和北京大学 旗帜:“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 1915年1923年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北洋。</p><p>10、文学改良刍议 一、简介 著名学者胡适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他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翌年,1918年5月,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p><p>11、狂人日记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p><p>12、袁世凯 一代枭雄 叱咤风云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 中国皇帝。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担任过中华帝国的皇帝,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大清帝国的内阁总理大臣、朝鲜王国总督。 他是一个功过参半、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p><p>13、鲁 迅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p><p>14、李大钊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年。</p><p>15、新青年 【基本概述】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p><p>16、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中午,徐世昌在中南海总统府内设宴款待刚刚回国的章宗祥,作陪的有钱能训、曹汝霖、陆宗舆。就在他们举杯之际,“五。四”运动爆发了。 l时许,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爱国学生,齐集天安门,北大学生傅斯年作为总指挥。他们手执书有“还我青岛”、“保我主权”、“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等标语。一面大白旗上写着的一副对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