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编号:7080773]
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考要求 列举主要的资源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1.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Tag内容描述:<p>1、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考要求 1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2)石油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对石油资源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2)我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因此,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p><p>2、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考要求 列举主要的资源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自然资源的涵义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2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3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如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都是。</p><p>3、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考要求 列举主要的资源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自然资源的涵义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2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3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如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都是。</p><p>4、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考要求 1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2评价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2防护林带包括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护带、防风固沙带等,它以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目的。3“罗斯福工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营造防风林;扩大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措施;易旱农田退耕还草改为牧场,有效治理“黑风暴”。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有:营造防风林、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p><p>5、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考要求 1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2评价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2防护林带包括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护带、防风固沙带等,它以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目的。3“罗斯福工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营造防风林;扩大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措施;易旱农田退耕还草改为牧场,有效治理“黑风暴”。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有:营造防风林、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