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地理环境区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课标点击。2.了解光盘电子地图的操作方法。本节课是活动课。第2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选择题(共12小题。
地理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水平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地理环境区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案例剖析知识结构课标点击1、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基础知识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岩石、水、地。</p><p>2、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铁富高级中学地理科导学案地理科第三单元第一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2 理解对该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课前预习1.黄土高原的范围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以北2.水土流失的危害 地层( ),土壤( ),耕地质耕量( ),农业( )降低。造成( )恶化,诱发和加剧( )发生。大量泥沙汇入( ),下游河床抬升,成为“(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的过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p><p>3、第三章 单元活动 学用电子地图教 学 目 标1.了解什么是电子地图极其应用领域;2.了解光盘电子地图的操作方法;3认识网络电子地图并学会使用;4培养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能力。课 的 类 型 及主要教学方法本节课是活动课,应用性比较强,主要教学方式是学生上机实践操作,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为辅。教 具计算机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复习提问导 入 新 课当我们准备去北京旅游,因为从来没去过北京,我们不认识路,也不太了解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我们有哪些方法去解决我们的问题呢。学生发言教师讲解在现代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p><p>4、第2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1、2、3、5、7、8、9、14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6、10、11、12、1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12题: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