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
1 第第 5 5 章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第 2 2 节节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学业分层测评的差异性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Tag内容描述:<p>1、1 第第 5 5 章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第 2 2 节节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学业分层测评的差异性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1有关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自然带与自然带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 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 自然带的分布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垂直分布的自然带,纬度越高,自然带类型 越多 A B C D 【解析】 自然带与自然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每个自然带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植 被和土壤,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垂直分布的自然带,其类型。</p><p>2、点击进入点击进入 中国地图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 第1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历城一中 马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v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 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描述地理环境 分析差异原因 气候干旱, 降水较少 地表水贫乏( 多内流河) 深居内陆,湿润气 流难以到达 风力作用强 大片荒漠、 砾漠 ,荒漠 土 动植物稀少 黄土高原 植被破坏 地表径流增 强 河流侵蚀作用增强 水土流失严重 千沟万壑,支离破 碎 牵一发而动。</p><p>3、概念 表现 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 展,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发展变化着。各要素力求 保持协调一致,与总体特 征相统一。 陆地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 环境状态的改变。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关联性 制约性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陆地环境各要素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思考: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 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 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 气候干旱 大陆性强 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p><p>4、地理环境各要素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 水 土壤 地貌 生物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含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 地理环境内部的整体性特征 表现: (1)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发展变化着。所以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 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2)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B CD 陆地自然带: 具有一定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与之 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景观 。。</p><p>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卫星上看地球,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1、纬度差异(热量条件),沿经线(南北)方向更替 自然带与纬线平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分布明显,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沿纬线(东西)方向更替 自然带与经线平行 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3、垂直差异,海拔高度变化,水热状况不同,0.6C,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__,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更明显,如:乞力马扎罗山 ( 海拔5895米,3 S) 麦金利山 (海拔6194米,63N) 前者 垂。</p><p>6、专题提升练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示意图,完成第1题。1.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的变化B.距海远近的变化C.气温的变化D.降水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个天然物种均向北移,但甲向北移动的范围大,乙向北移动的范围小,其差异是由气温变化造成的,故选C项。下图是纳木错位置示意图。近年来纳木错面积不断扩张,20012009年湖面扩张50多平方千米。读图,完成第23题。2.纳木错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p><p>7、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8湖北武汉5月模拟)南海诸岛,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右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1.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C.植物多,吸收盐分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2.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A.鱼类死亡分解B.。</p><p>8、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生物土壤结皮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生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其通过代谢等方式影响、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据此完成12题。1.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和演化过程中()A.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 B.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会破坏原生生态环境 D.可增加沙漠表层有机质含量2.生物土壤结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增加大气降水 B.增强地面蒸发 C.减小昼夜温差 D.减少风蚀水蚀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p><p>9、第2课时主要陆地自然带【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学考要求b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理解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和特征b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理解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原因一、主要陆地自然带1区分的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2自然带的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3主要的陆地自然带主要陆地自然带分布地区主要类型典型分布地区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热带雨林带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洲东部温带季风气候区亚寒带针叶。</p><p>10、第1课时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考试标准】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学考要求b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并能够阐述成因b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了解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c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理解地球表面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并能够比较主导因素的不同特征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2地球表层差异性的特征:有序性、普遍性。3.4.二、垂直分异。</p><p>11、专题6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选题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和昆明五城市的季节分配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匹配正确的是A 哈尔滨 B 北京C 武汉 D 广州2下列对城市季节分配特征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 海拔较高 受亚洲低压影响时间长 纬度较低A B C D 【答案】1 B 2 D 【解析】1纬度越高,冬季越长,纬度越低,夏季越长;四地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广州、昆明、武汉、北京、哈尔滨,昆明处于低纬山区,受地形及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如春,据此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分别为广州、北京、哈尔滨、昆明、武汉。</p><p>12、第1讲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影响气候形成因素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形成、分布、特点等1.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说明气候在区域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综合思维)2.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认识主要气候的特点、分布及成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1.以区域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气温、降水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命题形式均有。2.以区域。</p><p>13、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章末单元提分练卷第22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2题。1.地典型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以下能体现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A.从地到地B.从地到地C.从地到地D.从地到地答案1.B2.A解析第1题,地7月高温少雨,1月降水较多,气温在0以上,应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题,据图判断,地为。</p><p>14、综合思维疏勒河流域的开发背景简介疏勒南山位于青海省北部,是祁连山系中现代冰川广泛发育并分布最集中的一条支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干旱地区的内流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流域未被人类开发以前,水资源主要消耗于天然的生态环境系统,随着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为疏勒河流域示意图。交流讨论1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各地理要素间具有怎样的关联性?答案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p><p>15、第2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以物质和能量交。</p><p>16、第3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章末检测试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组成 B.各地理环境要素。</p><p>17、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山东专用),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含义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p><p>18、3 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有哪些要素组成 举例说明这些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制约的 观看黄土 观看黄土高原资料及录象 思考 黄土高原介绍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