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
----毛泽东毛泽东 复习复习目标目标 掌握西半球的国家的位置范围。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地图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运用地球仪和相关地图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认识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划分。【学习目标】。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Tag内容描述:<p>1、1 - 地图的阅读地图的阅读学案学案 一、一、基础知识回顾:基础知识回顾: 复习要点一:比例尺复习要点一:比例尺 1、比例尺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___ __式;__ ___式;___ _式。 (可互化) 3、把数字式比例尺 1:1000 000 转换成文字式比例尺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换为线段式比例尺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__ ___ (详细、简略) ,范围越_____(大、 小) 复习要点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复习要点二:地图上。</p><p>2、1 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课课 题题 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2 2) 课课 型型复习课复习课执笔人执笔人王莲花王莲花 审核人审核人校区审核校区审核学习时间学习时间第第 周周 导学稿导学稿 教师寄语教师寄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毛泽东毛泽东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 掌握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状况以及当地人们的 生活与生产状况。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读图用。</p><p>3、1 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的国家 课课 题题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的国家(3 3)课课 型型复习课复习课执笔人执笔人 审核人审核人校区审核校区审核学习时间学习时间第第 周周 导学稿导学稿 教师寄语教师寄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毛泽东毛泽东 复习复习目标目标 掌握西半球的国家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状况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生产 状况。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读图用图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读图用图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法教学方。</p><p>4、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经纬线地图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比较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3.根据南北半球划分图和东西半球划分图说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球仪和相关地图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认识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划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使用地球仪和阅读相关地图,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工具的能力以及读图识图能力【重点和难点】1.根据经纬线地图区别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比较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p><p>5、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学习目标】1.运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2.结合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3.通过实例认识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中的不平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树立学生为国家繁荣做贡献的理想。【教学重难点】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理分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2.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准备】搜集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图片、数据等相关资料。【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______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p><p>6、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要点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3.自转的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4.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总是要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p><p>7、有山不见石和崖, 有地不见土和沙。 江河湖海不通船, 外出旅行全靠它。 (打一地理教学用具),猜谜语,地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呢?,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请在台湾地图上指出地图的三要素,找出地图三要素 ?,方向,图例,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 的程度。,公 式:,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形式呢?,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 1:100,文字式:,0,1米,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1米,2.图上距离1厘米,比例尺1:200000,实际距离=,2千米,1.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比例尺=,=,1:50000,沙场练兵,7.3厘米,算。</p><p>8、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5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p><p>9、澳大利亚教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3、知道澳大利。</p><p>10、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2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4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p><p>11、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上节作业反馈: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 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重点: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p><p>12、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 世纪教育网 七年级上期 陆地和海洋 检测题 一选择题 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 30小题 共60分 1 以下四幅地图图幅相同 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2 3题 2。</p><p>13、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知识框架 美 国 民族大熔炉 1 西半球主要有 两大洲 美国位于 洲 2 美国以 人种为主 土著居民是 是 种人 该国通用语言是 3 美国华人 华侨约有400万人 分布广泛 在 和 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 富有民族特色的 自 然 环 境 1 位置 1 美国的主体部分处于A 和C 大洋 之 间 南临B 湾 处于 温带 邻国 2 领土 本土 个州 2个海外州 州位于北冰洋沿岸 州位。</p><p>14、印度 教学设计 泉州一中 池荷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印度的位置 范围和主要国家 并说出印度地理位置的特点 2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描述印度地势和地形特点 3 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 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学会读印度地形图 人口增长图 降水柱状图等图表 培养学生获取 提取 判断 分析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p><p>15、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美国 阜康市滋泥泉子学校 王建林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 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 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 分布及主要特点 2 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3 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 用图 分析地图的能力 4 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 自然条件与工农。</p><p>16、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四节 澳大利亚 2 课时安排 1课时 40分钟 3 澳大利亚 是教材选编的 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 中的最后一个国家 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 教材选取三大模块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 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