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铀矿资源丰富。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地理湘教版必修3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据此完成第13题。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属于沿边省区C.重庆属东部地区D.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2.下列省区中与所属地区对应一致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北地区B.河南、陕西、西藏西部地区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地区D.。</p><p>2、2019-2019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B.生态混合型农业C.河西走廊可大面积推广D.。</p><p>3、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9贵州遵义高二期末)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第13题。1.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B.C.D.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A.河流上游地区B.山麓地带C.冲积扇D.河流出山口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解析:第1题,在风力大、。</p><p>4、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多家铀矿合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1.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衡量指标通常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国民收入预期寿命A.B.C.D.2.尼日尔目前处于()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解析:第1题,预期寿命属于全面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p><p>5、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读图1和图2,完成第12题。1.湿地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调蓄洪水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A.B.C.D.2.关于造成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跨流域调水造成图1所示湖泊面积缩小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图2所示湖泊面积缩小C.沙漠侵吞造成图1所示湖泊面积缩小D.围湖造田造成图2所示湖泊面积缩小解析:第1题,防风固沙不属于湿地的功能。第2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1位于气候干旱的中亚地区,图2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图1所示湖。</p><p>6、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有人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基础,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七大经济区。据此完成第12题。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致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B.C.D.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显著的性。()A.相似差异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解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特征表现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