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的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专题20 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题20 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9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通常应用三颗卫星的数据就可以进行定位。第十七单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Tag内容描述:<p>1、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2.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2010扬州模拟)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p><p>2、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们的网站(www.tjtbd.com),我们会不断奉献各类优质实用的高考复习资料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天津)下图是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照片的形式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照片中的白色为夜间有灯光照射的地区,即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和交通线。根据上图中白色区域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为团块状的空间形态、放射状的道路格局。(2011浙。</p><p>3、专题20 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地理信息技术的。</p><p>4、第29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备用题库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完成下题。1.(2016浙江10月选考,7,2分)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D.遥感技术、虚拟现实答案B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由于要确定水库地理位置,故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由于有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故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故B选项正确。2.(2016浙江4月选考,2,2分)某山区发生地震后,由于道路毁坏、通信中断,救灾指挥部急需掌。</p><p>5、第四节数字地球课后篇巩固探究2018年4月17日至19日,第七届数字地球峰会将在摩洛哥召开。据此完成第13题。1.“数字地球”是()虚拟化的地球地球仪的一种用数字化手段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问题的地球按照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的A.B.C.D.2.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开发、研究数字地球的目的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方便地获得有关地球的信息提供运动物体的精确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A.B.C.D.3.与会学者和专家可以利用数字地球()布置警力打击犯罪模拟环境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掌握作物病。</p><p>6、专题20 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地理信息技术的。</p><p>7、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新课程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北京教育学院 孙家镇,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据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课程整合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整合,以促进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它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内在组成部分。 据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实施标准的最佳方 法是进行教育技术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整合。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p>8、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一)教材第81页探索思考现代遥感视域广阔,检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等。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二)教材第89页思考遥感除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外,还可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干旱、盐碱化、沙化调查及监测。</p><p>9、第一节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同时向已知其位置的3个导航卫星分别进行距离测量,然后再以该卫星为球心,以所测得的距离为半径,在空间画出3个球面,则该3个球面的相交点,就是用户的所在位置了。,通常应用三颗卫星的数据就可以进行定位,但要保证对目标实时观测(诸如提供目标运动数据等), 则需要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当你旅游或野外考察时,通常用哪些方法来辨别方向或确定你所在的位置?这些方法有什么不足?,思考?,现在有没有更简单、更准确的方法?,手持型GPS机,车载型GPS机,主控站:1个 监测站。</p><p>10、第一节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高中地理精品课程,一、全球定位系统,(一)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是什么,(1)全球,全天候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p><p>11、1 2地理信息技术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1 结合实例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 运用有关资料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 了。</p><p>12、第四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 选择题 1 红绿灯时间设置与道路状况 车辆数量 车速等多种因素相关 最适宜优化红绿灯时间设置的技术手段是 A GIS B RS C GPS D 数字地球 解析 依题意可知 红绿灯时间设置与多种因素有。</p><p>13、人文地理,第十七单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结构,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知识研读课程标准,知识一 遥感(RS) 1. 概念:人们在或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关键装置:。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