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1 运用地球仪 说出经线和纬线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 观察地球仪 说出纬线的特点 纬度的划分方法和纬度的排列规律 2 结合地球。
地球仪和经纬网Tag内容描述:<p>1、课题】七上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l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l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找出经线的特点,并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重点)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难点)【教。</p><p>2、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有两项要求,一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二是“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是认识经纬网的基础。本节课只要求认识地球仪、学习经线与经度。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经线、经度。实实在在的把。</p><p>3、地球仪与 经纬网 教学目标:通过对地球基本知识和经纬 网的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为学习地球运 动奠定基础 地 轴 南极点 北极点 地心 北极星 1、基本的点线圈概念: 赤 道 赤道约4万千米 地球的赤道与平均半径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 2、地球的形状及成因、地球的形状及成因 1 1)形状)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地球是一个两极 略扁略扁,赤道,赤道略鼓略鼓的不规则的不规则 的球体。的球体。 6356.8 千米 极半径 6378千米 赤 道 半 径 地心 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指位于哪 个地区? N s 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 由于地球的极 。</p><p>4、1.什么是地球仪?说出地球仪的构造。2.3.,温故知新,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1、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纬线,了解纬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纬度。2、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助学P7的“学习过程”中的“三、纬线和纬度”,自主学习一,纬线知多少,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圆,无数条,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变短,东西,在赤道上空观察,在北极。</p><p>5、首先,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一下我们的太阳系和地球,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八大行星的运动,观察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球体,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和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看一看,想一想,地球仪,地轴 假象的地球旋转轴,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赤道 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找一找两者之间的差别,平均半径: 6371KM,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大小,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p><p>6、图示圆弧是否属于大圆?,判断图中各点之间是否为最短距离: AB CD EF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甲,A,B,C,D,E,F,乙,N,S,赤道,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70N,110E,120E,N,S,赤道,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70S,110E,120E,俯视图,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可视为两点间的直线(如图)。,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该晨昏线上两点之间的劣弧部分。(如下图中的GH之间),注意:,线路的走向判定,分析方向的变化,西南,西南,东南,相同,先东北再东南,先东南再西南,S,经纬网特。</p><p>7、1.2 地球仪和经纬网1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最大的纬度是180D.0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2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 经线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3关于地球仪上的一些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真实地反映了地球的实际形状B、通过地心的地轴是地球的旋转轴是假想的,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地轴的C、地轴与球面有两。</p><p>8、地球仪和经纬网一、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2.读图(11),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3.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4.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5.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 南半球B.西半球 北半球C.北半球 东半球D.南半球 西半球6.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p><p>9、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地球仪,了解地球仪上经线、纬线的特点, 以及特殊的经线、纬线。 2.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 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仪和经纬网,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逐渐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经度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难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p><p>10、2019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稿(第1讲)常德市七中 罗瑾 编地球仪和经纬网基础知识梳理与整合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地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赤道部位略鼓,两极部位稍扁的三轴椭球体地球仪地球仪的形状:标准的正圆球地轴和两极,地轴倾斜6634的角。地轴北极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经纬网经纬网的概念: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网状经纬网的意义确定各点间的相互位置和相对方位确定地表任意地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纬网纬。</p><p>11、专题一:地球仪的作用与运用经纬网定位,银川二中 汪立伟,【高考目标定位】,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二.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 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 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 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纬度 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 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 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 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 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三、纬线和经线:,0: 30: 60: 90: 2326: 6634。</p><p>12、练习1】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本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断、经纬网图上经纬度 的确定等知能点。它们都与经纬网的重要功能-“定位” 有关。,3、利用经纬网确定数理位置 1)数理位置的特点:数字性、唯一性(绝对性) 2)数理位置的类型: 地理坐标位置(经纬度坐标位置) 经纬度坐标将地理事物定格在地球表面,利用经纬网可 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其基本依 据是: -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至180为东经度,向 西至180。</p><p>13、练习1】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本题涉及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断、经纬网图上经纬度 的确定等知能点。它们都与经纬网的重要功能-“定位” 有关。,3、利用经纬网确定数理位置 1)数理位置的特点:数字性、唯一性(绝对性) 2)数理位置的类型: 地理坐标位置(经纬度坐标位置) 经纬度坐标将地理事物定格在地球表面,利用经纬网可 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其基本依 据是: -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至180为东经度,向 西至180。</p><p>14、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5,6,答案,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p><p>15、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1,2,3,4,5,6,答案,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p><p>16、地球仪和经纬网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地球仪与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运用,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p><p>17、地球仪和经纬网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地球仪与经纬网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运用,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等教学实际,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p><p>18、专题一:地球仪的作用与运用经纬网定位,银川二中 汪立伟,【高考目标定位】,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二.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 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 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 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纬度 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 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 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 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 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三、纬线和经线:,0: 30: 60: 90: 2326: 663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