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14总则14.1目的与任务14.2土地分类14.3比例尺24.4数学基础24.5基础调查单位24.6步骤24.7计量单位2...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6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缩略语14总则14
第三次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ag内容描述:<p>1、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缩略语1 4 总则1 4.1 目的与任务1 4.2 土地分类1 4.3 比例尺2 4.4 数学基础2 4.5 基础调查单位2 4.6 步骤2 4.7 计量单位2 5 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2 5.1 界线来源2 5.2 调查界线的调整3 5.3 控制面积3 6 准备工作3 6.1 制定方案3 6.2。</p><p>2、第三次全国技术规程,4.1、目的任务,4.1.1目的,4.1、目的任务,4.1.2主要任务,4.1、目标任务,4.1.2主要任务,4.2土地分类,土地分类采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对国标的部分地类进行了细化和归并,具体分类的编码、名称及含义见附录A。 为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求,按附录A表A.2归并出城市、建制镇、村庄等。 城市(201):指城市居民点,以及与城市连片的和区政府、县级市政。</p><p>3、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16 目 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 总则 1 4 1 目的与任务 1 4 2 土地分类 1 4 3 比例尺 2 4 4 数学基础 2 4 5 基础调查单位 2 4 6 步骤 2 4 7 计量单位 2 5 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 2 5 1 界线来源 2 5 2 调查界线的调整 3 5 3 控制面积 3 6 准备工作 3。</p><p>4、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6目 录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总则14.1 目的与任务14.2 土地分类14.3 比例尺24.4 数学基础24.5 基础调查单位24.6 步骤24.7 计量单位25 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25.1 界线来源。</p><p>5、第三次全国技术规程,4.1、目的任务,4.1.1目的,4.1、目的任务,4.1.2主要任务,4.1、目标任务,4.1.2主要任务,4.2土地分类,土地分类采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对国标的部分地类进行了细化和归并,具体分类的。</p><p>6、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过程稿) 目 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缩略语1 4总则1 4.1目的与任务1 4.2土地分类2 4.3调查精度2 4.4数学基础2 4.5基本调查单位3 4.6步骤3 4.7计量单位3 5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确定3 5.1界线组成3 5.2界线来源3 5.3调查界线4 5.4控制面积4 6准备工作4 6.1制定方案4 6.2人员培。</p><p>7、第三次全国技术规程,1,4.1、目的任务,4.1.1目的,2,.,4.1、目的任务,4.1.2主要任务,3,.,4.1、目标任务,4.1.2主要任务,4,.,4.2土地分类,土地分类采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对国标的部分地类进行了细化和归。</p><p>8、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一、基础类问题1:土地整治项目区的新增耕地,在调查中是否根据土地整治立项文件确定耕地图斑范围?答:现状为耕地的地块,无论是土地整治、农民自主开发或是复垦项目立项与否,都应按照实地耕地范围调查,不得按整治范围确定图斑边界。问题2:实地为耕地的图斑,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重叠,应如何调查?答:按耕地调查。全国三调办下发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作为湿地调查的指引,地方应按照工作分类,实地调查地类。问题3:尚未用于占补平衡或增减挂钩项目的新增耕地,如何调查?是否会影响后期。</p><p>9、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 技术设计技术设计 山东山东 公司公司 20172017 年年 3 3 月月 一 调查目的和意义一 调查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 重要手段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 地利用状况 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 健全土地调查 监测 和统计制度 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p><p>10、潘集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服务 项目招标编号:招 标 文 件招 标 人: 淮南市国土资源局潘集分局 招标代理机构:安徽泽普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年 月25 / 26目 录第一章 招标公告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第二章 投标须知前附表及投标须知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第三章 采购需求一览表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第四章 评标办法酽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