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量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三单元 测量 一、单元内容。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第三单元 测量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第三单元测量Tag内容描述:<p>1、1、乐乐妈妈有10元和5元面值的人民帀各10张,如果买一条60元的裙子, 你能帮乐乐妈妈想出2种以上的付钱方案吗?,设计方案 10元 5元 面值数 方案一: 6张, 0张, 10(6)+5(0)=60(元) 方案二: 5张,2张, 10(5)+5(2)=60(元) 方案三: 4张,4张, 10(4)+5(4)=60(元) 方案四: 3张,6张, 10(3)+5(6)=60(元) 方案五: 2张,8张, 10(2)+5(8)=60(元) 方案六: 1张,10张,10(1)+5(10)=60(元) 答:有以上6种付钱方案能买一条60元的裙子。,皮皮有 5 元面值的人民币 5 张、1 元面值的人民币 10 张,如果要买一本 25 元的书, 他可以怎。</p><p>2、三、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学情分析】“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教学目。</p><p>3、第三单元 测量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数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p><p>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 测量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的关系。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p><p>5、第三单元 测量 一、单元内容:教材第21-3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毫米、分米和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p><p>6、第三单元 测量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p><p>7、第三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1 22页及例1 课程标准 掌握初步的测量 识图 画图的技能 教材分析 学生对长度单位 厘米 和 米 及质量单位 克 和 千克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p><p>8、第三单元 测量 教案教学设计 金秀县民族小学 陆玉香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观察 比划 测量等学习活动 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建立1毫米的概念 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