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_心脏[编号:13185226]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_心脏
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重难点一] 血液循环的途径(重、难点)。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重难点] 心脏的结构(重、难点)。 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1.本课时主要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_心脏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目标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重点、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2、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各腔室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2、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1、购置新鲜的羊的。</p><p>2、第2课时血液循环的途径重难点一 血液循环的途径(重、难点)重、难点分析:了解了心脏和血管的组成与结构,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此时再学习血液循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但是血液循环途径是一个动态、连续不断的过程,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突破方案:1播放血液循环过程,让学生从直观上有所了解。2阅读教材中的血液循环过程,让学生从知识层面有所了解。3画血液循环图,让学生从各部分的联系上有所了解。通过这三种形式学生基本弄清楚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循环路线,突。</p><p>3、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重难点 心脏的结构(重、难点)重、难点分析:虽然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心脏的知识,如:心脏的大致位置、形状,心率(脉搏),某些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等。但是学生对心脏的认识和了解是模糊的、肤浅的,并且“心脏瓣膜开闭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突破方案:1形象作比:把心脏比喻成“泵”,相当于学生所熟知的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观察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p><p>4、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授课典案课标要求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活动建议】解剖哺乳动物(猪)的心脏。课标解读1.本课时主要学习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心脏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以让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主要与运输的血液的路程长有关。从而让学生知道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2.学生能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根据心脏的跳动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但并不知道心脏的结构。为了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特点有感性的。</p><p>5、第四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 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使用人审阅人课 时第 1 课时(总 课时)课 型新授主备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教法学法本节教学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教学准备准备充足的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板书设计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将右手放到胸口左侧,将左手放到胸口右侧,感觉心脏的搏动。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p><p>6、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课标要求概述血液循环。课标解读1.本课之前已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因此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2.本课时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找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意义。学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并与动脉和静脉联系起来,避免形成动脉中流动的就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就是静脉血的错误概念。教学。</p><p>7、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二)科 目生物年 级七年级班 级时 间年 月 日课 题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二)第 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重 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2、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难 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各腔室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了解血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