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和等高线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河北省地图 D.承德市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小。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2 在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米的地图上。1、掌握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表示方法。地图三要素。
地图和等高线Tag内容描述:<p>1、高三地理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2060分)1假如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河北省地图 D.承德市地图【解析】选D.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小。2选用下列比例尺绘制的鄂州市旅游交通图,图幅最大的是( )A. B.1:10 000 C1/1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解析】选B.实际距离一定时,比例尺越大,图幅也越大。3如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对图中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是( )A处为陡崖B处比处海拔低C处是山脊D处为盆地【解析】选A。处海拔在240280米之间,处。</p><p>2、赛格林补习社基础练习-地图和等高线习题1 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A 11000000 B 110000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2 在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米的地图上,赤道的长度是A200厘米 B100厘米 C50厘米 D20厘米3 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甲乙两点间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 B 与甲乙两地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地方时相差4小时C 比120000000小 D 在15000000地图上,图幅面积增大3倍4 某图比例尺为一万分之一,如将其扩大一倍,新图比例尺为A五千分之一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米 。</p><p>3、高考目标要求: 1、掌握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表示方法,了解常用图例、注记。 2、理解比例尺的缩放和限定条件下比例尺的选用 3、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的相互关系。 4、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方法。,地图与等高线专题复习,比例尺,线段式,图上1cm表实地40km,数字式,1:500000,图上1cm代表实地500000cm,=,文字式,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50000000,比例尺的计算,3,上图中四岛面积最小的是,A,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结 论,在同样大小的两幅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 ,所。</p><p>4、地图复习课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缩 小,地 图,地图三要素,地图的种类,地形图,其他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政区图,交通图,气候图,人口图,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也叫缩尺.,比 例 尺,公式:,表示方法,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或“千万分之一”。, 图例式或线段式: (最直观、常用),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实地距离)数目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比较,最好先转化为同一方。</p><p>5、地图方向与等高线图难点分析,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是半个圆纬线是一个圆,南北有尽头-东西方向无限,某人从A点出发,向正南走100Km,再向正东走100Km,又向正北走100Km,结果又回到出发点,侧A点的位置。</p><p>6、高二地理作业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 读下图 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 分析判断 1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 110E线 B 30N C a线 D b线 读图 回答2 3题 图1 100 500 700 840 N 河流 甲村 乙村 丙 丁 2 图中河流的。</p><p>7、地图和等高线 例 如果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 则该图比例尺为多少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1厘米 100千米 1 10000000 注意单位换算 1千米 105厘米 一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1 比例尺概念 公式 表示方法 2 比。</p><p>8、高三地理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2060分1假如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河北省地图 D.承德市地图解析选D.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小。2选用下列比例尺绘制的鄂州市旅游交通。</p><p>9、地,图,考纲要求,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2,、常用图例、注记。,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例:,如果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为多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厘米:,100,千米,=1,:,10 000 000,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