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21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Tag内容描述:<p>1、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格局1向阳同学围绕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收集资料,你认为他想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法兰西第一帝国C克里米亚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3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4小飞同学在百度里搜索了以下信息:法国和德国、双方伤亡七十。</p><p>2、第九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时练1、 选择题1俄国十月革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C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C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D是人类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施的措施中最得人心的是( C )A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颁布土地法令C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将银行、铁路和大企业收规国有3.(2018黑龙江大庆)11月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重要据点,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号,起义部队于次。</p><p>3、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工业化的实施、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施等;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列宁、斯大林等人物的讨论,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改变策略,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这种实事求是、。</p><p>4、九年级下册3.9列宁与十月革命基础训练1.“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一场革命推翻的,这场革命是( )A.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最终导致矛盾激化的直接事件是( )A.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B.将一战进行到底C.建立人民委员会 D.颁布土地法令3.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p><p>5、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基础检测1.有学者将国际工人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发展特点总结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事实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巴黎公社建立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关于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列宁是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这次起义又称为“十月革命”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A. B. C. D. 3.“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引了寂。</p><p>6、九年级下册3.8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升检测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由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C.法西斯集团 D.反法西斯联盟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华约、北约组织C.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D.正义集团、非正义集团3. “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p><p>7、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p><p>8、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二月革命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分析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体会历史定性分析法;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举措,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p><p>9、九年级下册3.8第一次世界大战基础训练1.某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 B.法国、俄国C.英国、法国 D.英国、俄国2.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曾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A.协约国集团 B.同盟国集团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3.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p><p>10、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作业基础夯实1.民国五年新青年发表文章:“击死奥大利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皆联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材料描述了(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动 B. 列强对中国国民革命的干涉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2.以下这幅漫画的主旨是()A. 英国的殖民霸权受到俄德的挑战 B. 英德俄结盟重新瓜分世界C. 英国退出俄德在亚非争夺殖民地 D. 英国调停俄德的殖民战争3.当地时间2016年7月14日深夜,法国。</p><p>11、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2.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3.萨拉热窝事件;4.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三、自主学习: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1、创造了。</p><p>12、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2.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3.萨拉热窝事件;4.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三、自主学习: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882年,由德国、___________和意大利组成的____________正式形成;20世纪。</p><p>13、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二月革命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临时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分析临时政府的政权性质,体会历史定性分析法;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举措,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p><p>14、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p><p>15、6)九年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检测六(带答案)第三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右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轴心国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A.巴尔干地区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3.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p><p>16、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1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历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3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p><p>17、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1912年,当雄心勃勃的德国人提出要拥有42艘战列舰时,英国则毫不客气地回应:德国每建造一艘战列舰,英国人就建造两艘。德国人用严重的财政赤字与英国拼国力的根本目的是()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C.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D.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2.19世纪末,某国外长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这里的“我们”最有可能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1941年,丘吉尔在广播中。</p><p>18、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1912年,当雄心勃勃的德国人提出要拥有42艘战列舰时,英国则毫不客气地回应:德国每建造一艘战列舰,英国人就建造两艘。德国人用严重的财政赤字与英国拼国力的根本目的是()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C.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D.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2.19世纪末,某国外长在议会发表演讲时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这里的“我们”最有可能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1941年,丘吉尔在广播中说:“我的思绪。</p><p>19、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要素;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的国际新秩序过程与方法围绕“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了缔造民主的和约”“九国公约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