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45万为复发心梗) 每年有83万次心梗住院 每年死亡患者20万例 每29秒即发生1例心梗。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Tag内容描述:<p>1、2015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 断和治疗指南 在过去 10年中,我国 STEMI 患者的住院率上升,住院患 者的合并疾病和检测、治疗 的强度增加,住院死亡率并 未下降 Lancet. 2015 Jan 31;385(9966):441-51. 国内国内 STEMI诊治现状诊治现状 卫生部全国冠心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的网络 注册数据显示: 20092010年,只有不到 30% STEMI 患者接受了急诊 PCI,如果按 发病率估算,那么我国每年只有不足 5%的 STEMI患者接受了急诊 PCI治疗 直接直接 PCI国内现状国内现状 分 类 1型型 自发性自发性 MI(原发冠脉事件)(原发冠脉事件) 2型型 继发于。</p><p>2、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诊断和治疗指南 再灌注治疗要点解读 心肌梗死的定义、诊断和分类 ACC、AHA、ESC及世界心脏联盟(WHF) 专家组“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 栓性阻塞。心肌梗死应用于临床上有因心 肌缺血致心肌坏死证据者。存在下列任何 一项时,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中华心血管杂志,2010;38(8):675-690 诊断标准 1心脏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 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的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 少1项证据: (1)心肌缺血症状; (2)心电图:新的ST段改变或。</p><p>3、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06-07 医脉通心内科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43(05): 380-393.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已公布,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对STEMI治疗指南作了修订,欧洲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也已发表。同时,国内外又完成了多个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对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p><p>4、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方案2017-04-28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其中 STEMI 发病机制通常为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等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根据这一机制,目前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既可使再灌注时间提前挽救濒死心肌,又为后续 PCI 治疗争取机会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溶栓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首选治疗手段。本文摘录并总结最。</p><p>5、NSTE-ACS诊治进展 从病理到临床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刘宏斌,斑块破裂或侵蚀,有或无栓塞的血栓形成,急性心脏缺血,非ST段抬高,ST段抬高,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不升高,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升高,心肌坏死标记物水平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NSTEMI (ECG通常无Q波),STEMI (ECG通常有Q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 包括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MB(CK-MB),ACS疾病谱,ACS, 对医生是挑战,30%,15%,13%,3.8%,3.9%,0,3,6,9,12,15,18,21,24,27,30,33,1986年,死亡率 (%),GISSI-1 溶拴 n=5,852,ASSENT-4 直接PCI,APEX-MI 直接 。</p><p>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 丁振江,急性心梗仍然严重威胁生命,每年有150万心梗新发病例(105万为首次发作,45万为复发心梗) 每年有83万次心梗住院 每年死亡患者20万例 每29秒即发生1例心梗,每分钟即有1例患者死于心梗,美 国,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心室重构,心室扩大,心衰,终末期 心血管疾病,死亡,Pfeffer教授在2003年11月AHA报告,ACC / AHA的官方数据是每年新发病例90万,每年死亡病例20万。 J Am Coll Cardiol 2003;41:1653 63.,中国急性心梗流行现状,心肌梗死每年新发病例,心肌梗死每年死亡病例,70 万例,40。</p><p>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与治疗流程,清河县中心医院,心肌梗死定义,2012年-德国慕尼黑ESC大会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心肌梗死标准为: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99参考值上限),并至少伴有以下一项临床指标: (1) 缺血症状; (2) 新发生的缺血性ECG改变新的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3) ECG病理性Q波形成; (4) 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发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5) 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入院急诊治 疗,STEMI的病史采集,病史。</p><p>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8月第38卷第8期,(一)定义,二、心肌梗死的定义、诊断和分类 2007年ACC、AHA、ESC及世界心脏联盟(WHF)专家组共同制定并发表了关于“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的专家联合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在我国推荐使用“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 AMI可从与临床、心电图、生物标志物和病理特征相关的几个不同方面定义。按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病理分类为凝固性坏。</p><p>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义与发病机制,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多为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内皮损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过程的临床综合征。,心肌总缺血时间(即由胸痛发作开始至恢复有效心肌再灌注的总时间)决定STEMI 的梗死面积和预后。冠状动脉闭塞20 分钟后自心内膜向心外膜呈进行性损害直至坏死,闭塞40。</p><p>10、冠心病规范化诊治,江西省人民医院 盛国太,内容提要,冠心病常见症状 胸痛诊断与鉴别诊断 危重症胸痛评估和处理,冠心病疾病谱,心肌梗死(急性、陈旧性、ST抬高、非ST段抬高) 不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不定型心绞痛,冠心病定义及常见症状,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症状:心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典型心绞痛 诱因:在体力活动或精神负荷当时(跑步、上楼、大便) 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 部位:胸骨后中、上段,放射部位为心。</p><p>1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 丁振江,急性心梗仍然严重威胁生命,每年有150万心梗新发病例(105万为首次发作,45万为复发心梗) 每年有83万次心梗住院 每年死亡患者20万例 每29秒即发生1例心梗,每分钟即有1例患者死于心梗,美 国,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心室重构,心室扩大,心衰,终末期 心血管疾病,死亡,Pfeffer教授在2003年11月AHA报告,ACC / AHA的官方数据是每年新发病例90万,每年死亡病例20万。 J Am Coll Cardiol 2003;41:1653 63.,中国急性心梗流行现状,心肌梗死每年新发病例,心肌梗死每年死亡病例,70 万例,40。</p><p>12、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内科 陶贵周,男性患者,56岁,持续性胸痛2小时(6h、 12h、 24h、 24h)伴恶心、呕吐及大汗,发病时在有条件急诊PCI医院(或在乡镇医院),急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或其他部位)心肌梗死(ST段抬高) 。 问:如何处理?,治疗策略 1.溶栓治疗 2.原发PCI治疗 3.异化PCI 4.补救性PCI 5.再灌注治疗的特殊问题 6.辅助药物治疗,AMI概念,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使冠状动脉血栓完全阻塞,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早期,持续有效的。</p><p>13、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XX医院 XX科室 XX医生,主要内容,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七、 二级预防 二、救治原则 三、溶栓前救治流程 四、溶栓再灌注治疗 五、溶栓后的处理流程 六、并发症诊断及处理,一、 STEMI定义与发病机制,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多为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内皮损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过程的临床综合征。,。</p><p>14、2016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 中国专家共识,主要内容,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义与发病机制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原则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前救治流程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的处理流程 并发症诊断及处理 二级预防,红色血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蛋白原,溶栓药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 溶栓药物多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或类似物,其发展经历从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到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从静脉持续滴注药物到静脉注射药物.,溶栓药物及分。</p><p>15、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XX医院 XX科室 XX医生,1,主要内容,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七、 二级预防 二、救治原则 三、溶栓前救治流程 四、溶栓再灌注治疗 五、溶栓后的处理流程 六、并发症诊断及处理,2,一、 STEMI定义与发病机制,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多为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内皮损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过程的临床综合。</p><p>16、2019/11/22,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88.,2019/11/22,2,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不论何种溶栓剂,也不论性别、糖尿病、血压、心率或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获益大小主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