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2.皮肤与软骨结合较紧。耳的应用解剖 及生理学。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其中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听道均包藏在颞骨内。故有颞骨—耳之称。1、耳廓皮肤与软骨粘连紧。耳的应用解剖学。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听道均位于颞骨内。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耳的应用解剖。耳分为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Tag内容描述:<p>1、1,(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1耳廓 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两侧。 耳垂为脂肪、结缔组织与皮肤构成,无软骨。 其余以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2,分两面: 前面(外)凹凸不平,表面有解剖标志。 后面(内)较平坦,3,特点: 1.耳廓突出于体表,皮肤相对较菲薄,皮下组织很少,血管表浅,血流缓慢易受外伤及冻伤,且此处的血肿或渗出较难自然吸收。 2.皮肤与软骨结合较紧,故炎症时,疼痛较甚。 3.耳廓软骨抗感染能力差,一旦感染易因软骨坏死而导致畸形。,4,生理: 1.收集声波 2.辨别声源,5,2外耳道 (1)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p><p>2、耳的应用解剖 及生理学,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颞骨: 左右各一,位于颅的两侧,为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颞骨分为5部分: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耳分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其中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听道均包藏在颞骨内,故有颞骨耳之称。,耳廓临床特点: 1、耳廓皮肤与软骨粘连紧,皮下 组织少,若炎症肿胀时压迫神 经致剧痛;若有血肿或渗出物 极难吸收;外伤或耳部手术一 旦感染,易引起软骨膜炎。 2、血管表浅,皮肤薄,受冻易生 冻疮。,(二)外耳道:长约2.53.5cm,外 1/3软骨部,内2/3骨部,止于鼓膜, 骨性外耳。</p><p>3、耳的应用解剖学 及生理学,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师小径,“解剖室是手术室的前厅”,耳的应用解剖学,耳分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听道均位于颞骨内。,颞骨: 左右各一,位于颅的两侧,为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颞骨分为5部分: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颞线:颧突向后延伸至顶切迹,形成一条略微隆起的弧形骨线。 颞肌下缘附着于此,颞线在乳突上部有时呈嵴状,称乳突上嵴。 乳突手术时鼓室顶的重要标志,也是颅中凹底高度在颅外的参考标志。,道上棘(Henle棘):骨性外耳道后上方有一小骨棘。 。</p><p>4、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耳的应用解剖,耳分为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中耳、内耳位于颞骨内。 颞骨由鼓部、岩部、乳突部、鳞部及茎突组成。,外耳,耳廓 外耳道,耳廓,由软骨、皮肤、韧带及肌肉构成。 表面标志: 皮肤:前紧后松,薄且血供差。 软骨:易感染、坏死变形。,常见病,畸形,常见病,瘘 管,常见病,耳廓假囊肿,软骨膜炎,外耳道,长2.53.5cm,软骨部(外1/3),骨部(内2/3)。 S形弯曲(内前上、内后、内前下后上提)。 两处狭窄 常见病:外耳道疖(炎)、盯聍栓塞、异物,中耳,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鼓室,分上、中、下鼓室3部分,以鼓膜紧张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