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质构造图
横跨陕、甘、宁、蒙...精品文库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摘要鄂尔多斯南缘西接六盘山构造带。
鄂尔多斯地质构造图Tag内容描述:<p>1、陕甘宁含油气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一、概况 二、地质发展史和地层 三、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分区 四、含油气层系及其特征 五、典型油气田 六、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地质因素 七、中部大气田的地质特征,1 范围:横跨陕、甘、宁、蒙、晋五个省,面积25万km2.广义盆地面积达37万km2。为我国第二大盆地。 2 周边山系: 北部-阴山 南部:秦岭 东部:吕梁山、中条山 西部:六盘山、贺兰山 盆地整体呈现近南北向的长 方形,一、概况,3. 地貌 地形复杂, 以北纬38线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长城以北属沙漠草原区,地势平坦,气候干旱;以南为黄土高原区,侵。</p><p>2、精品文库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北起阴山 大青山 南抵秦岭 西至贺兰山 六盘山 东达吕梁山 太行山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 也称陕甘宁盆地 行政区域横跨。</p><p>3、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北起阴山 大青山 南抵秦岭 西至贺兰山 六盘山 东达吕梁山 太行山 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 也称陕甘宁盆地 行政区域横跨陕 甘 宁。</p><p>4、鄂尔多斯盆地沉积 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24 目 录 前言 一 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 地质背景 1 二 构造演化 2 二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 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 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 石炭 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 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 储 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三 烃源岩特征。</p><p>5、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发展史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发展史 摘摘 要要 本文主要介绍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发展史 鄂尔多斯陆块的地质发展史经历了几个主要时期 自太古代以来的各期构 造活动对陆块的发生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该陆块的发生 发展 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 鄂尔多斯陆块经历古老结晶基底岩系发育和古生代盖层 沉积阶段 到中新生代坳陷盆地阶段 最终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陆块整 体抬升 铸就了目前的高原地。</p><p>6、2 0 1 2年 9月 ,第 1 8卷 ,第 3 期 ,4 3 8 4 4 6 页 S e p t e mb e r 2 01 2, Vo 1 1 8, No 3, P 43 8 -4 4 6 高校地质学报 G e o l o g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构造一 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姜 波,许进鹏 ,朱 奎 ,汪吉林 ,王继尧 ,屈争辉,李 明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州 2 2 1 1 1 6 摘要:基于大量野外地质工作,结合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分析,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 保存的控制特征。</p><p>7、在地理上 鄂尔多斯盆地是指河套以南 长城以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可昭盟地区 而地质学中的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则广阔 它东起吕梁山 西抵桌子山 贺兰山 六盘山一线 南起秦岭山坡 北达阴山南麓 包括宁夏东部 甘肃陇东 内蒙。</p><p>8、卷(Volume) 30,期(Number) 4,总(SUM) 111 页(Pages) 455462, 2006, 11(November, 2006) 大 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Metallogenia 收稿日期: 2005 - 09 - 14;改回日期: 2005 - 12 - 0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2002CCC01400) ;国家重点。</p><p>9、卷 Volume 30 期 Number 4 总 SUM 111 页 Pages 455 462 2006 11 November 2006 大 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Metallogenia 收稿日期 2005 09 14 改回日期 2005 12 04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 2002CCC014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973 项目 编号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