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古诗词
(唐)卢纶&#160。一年级上册。鱼戏莲叶东。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唐)骆宾王 。(唐)李。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二年级古诗文测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 1.《敕勒歌》是_________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二年级古诗词Tag内容描述:<p>1、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篇目二年级31、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32、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33、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4、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3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6、池上(唐)白居易小。</p><p>2、威海市长征小学一、二、三、四年级校本古诗一年级上册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七步诗魏 曹植煮豆燃斗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风唐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p><p>3、二年级语文古诗词汇总(上册)四字词语:习以为常 自言自语 心惊肉跳 连绵起伏 赞不绝口 张牙舞爪 画龙点睛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自寻烦恼 谁是谁非 东躲西藏 膀大腰圆 顶天立地 耳聪目明 目瞪口呆 闻风丧胆 兴高采烈 一本正经。</p><p>4、2019/4/18,1,采薇 1、 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 2、 作者写其景,为什么用“杨柳依依” ? 3、 “雨雪霏霏”烘托了“我”归来时怎样的感情;并简述主人公回家时为什么不喜反悲? 4、 全诗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9/4/18,2,十五从军征 1用原文回答 (1)揭示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句子是 (2)描写归乡老兵家中情景的句子是 2这首诗也是写回乡老兵的感受,但与采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探究题)如果这位老兵遇见了昔日的伙伴,两人之间必然有一番对话。想一想他们对话的话题有哪些?,2019/4/18,3,送别 1。</p><p>5、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诗人从小离开家乡,五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须发却已稀疏变白。晚辈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鬓毛衰: 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衰:衰败。慈仁寺荷花池(清)何绍基 坐看倒影浸天河, 风过栏干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注释】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p><p>6、1、 咏 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4、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6、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7、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p><p>7、古诗1 渔 歌 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 西塞山 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 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 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p><p>8、二年级必背古诗四十首 敕勒歌 南北朝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p><p>9、跟赵老师学诗词,咏物言志,写景诗,送别诗,思乡诗,描写春天的诗,描写夏天的诗,描写秋天的诗,描写冬天的诗,描写其他景物的诗,1.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 孟浩然(689740),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四十岁时曾赴京城长安考进士,结果没考上,便回到家乡襄阳,隐居在鹿门山。他的性格孤傲,终身为做官,以作诗自得其乐。孟浩然漫游过东南。</p><p>10、所见 【参考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p><p>11、二年级古诗词诵读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