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编号:12949461]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
是学生初次学习除法。是学生初次学习除法。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除法概念。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第七课时 乘法口诀表。学生已经学习了全部的乘法口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口诀的整理。第七单元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会口算2~6的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Tag内容描述:<p>1、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上册第86页、87页,表内乘法和除法(二)整理与复习。教学提示本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复习和整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练习口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巩固“倍”的概念,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本课安排的4道复习题,可以先让学生做,每做完一道后组织学生交流。而教材中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检测的好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计算表内乘法和除法,能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本单元知识复习、整理和提高的过程。。</p><p>2、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一分与除法”是学生初次学习除法,而且除法部分的知识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除法的学习应该像学习加减乘一样,需要加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教材从简单到复杂,安排了四次分物活动,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除法概念,每一次的分物活动重点不同,让学生通过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通过四次分物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1节分物游戏(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p><p>3、第七课时 乘法口诀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0页、71页,整理、归纳全部乘法口诀表。教学提示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等方式去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进一步探索起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全部的乘法口诀,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口诀。教材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在活动一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口诀的整理,通过讨论蓝灵鼠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活动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填表,然后再观察、发现表中积的规律。学生的表述不一。</p><p>4、第八课时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2页、73页,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提示本课教材设计了21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的事例,对学生提出了“小组合作,制定一个编组方案”的要求。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小组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设计飞行表演方案,鼓励学生交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不仅仅要交流计算的结果,更要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方法,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p><p>5、第七单元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会口算26的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表内乘法口诀的总结和用口诀求商内容的延续。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本着突出重点、由易到难、形成规律的原则,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7、8、9的乘法口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倍的认识三部分。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一、重视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口诀形成过程的体验。在教学79的乘法口诀时,教材通过选择学生熟。</p><p>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2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生初步体会“倍”的意义的而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安排了比较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价格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并能解答简单的问题。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了解两种球的价格,明白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并把自己的算法与同学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结。</p><p>7、认识时间(一)课 题认识时间(一)课时1课时课 型新授备课人班级二年级课标要求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了解计时法,体验时间的长短,能够正确地读出和写出钟面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以5分为单位)。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p><p>8、7 认识时间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小时等于60分。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根据题意,判断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重点难点】1.根据生活实际,掌握时与分的概念和关系。2.根据题意,判断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教学建议【教学指导】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1小时、1分钟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观念。通过。</p><p>9、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一分与除法”是学生初次学习除法,而且除法部分的知识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除法的学习应该像学习加减乘一样,需要加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教材从简单到复杂,安排了四次分物活动,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除法概念,每一次的分物活动重点不同,让学生通过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通过四次分物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1节分物游戏(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p><p>10、第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1.天天口算。30+10= 8x7= 3x8= 5+5+5= 2x9= 4x9=40+20= 6x8= 3x9= 3515= 7x6= 1x8= 2.看钟面写时间。3:25 3时25分 3.我会填。(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时针走1个大格是( )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2)分针从12走到10,走了( )分。(3)时针从8走到10,走了( )小时。(4)分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 )分,也就是( )小时。(5)时。</p><p>11、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分不同物体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4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2.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1.同学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