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新人教版[编号:27165395]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新人教版
初步建立1《长度单位》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米厘米线段后续学习相关内容三上。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统一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长度单位》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后续学习相关内容三上。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p>1、统一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p><p>2、长度单位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米厘米线段后续学习相关内容三上: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前续学习相关内容一上: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认识线段会量、会画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的意识。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p><p>3、统一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p><p>4、统一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p><p>5、长度单位 一 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三上 认识毫米 分米 千米 前续学习相关内容 一上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二 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 初步建立。</p><p>6、长度单位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 米 厘米 线段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三上: 认识毫米、分米、千米 前续学习相关内容 一上: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长度单元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会画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p><p>7、第一单元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P1P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动手操作,体验统一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示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具准备。 每组有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各若干个。 2、要求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宽。 3、指导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4、学生动手比一比。</p><p>8、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教学目标: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p><p>9、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教学目标: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设计意图:。</p><p>10、(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 统一长度单位(2)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我会填。 (1)数学课本的长边大约有( )块橡皮长,大约有( )把小刀长。 (2)课桌的长边大约有( )个文具盒长,大约有( )个数学课本的短边长。 二、我能看的准。 ( )个 ( )个。</p><p>11、(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 统一长度单位(1)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我会填。 (1)数学课本的长边大约有( )块橡皮长,大约有( )把小刀长。 (2)课桌的长边大约有( )个文具盒长,大约有( )个数学课本的短边长。 二、我能看的准。 ( )个 ( )个。</p><p>12、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p><p>13、课 题第1 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习难点: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学 习 过。</p><p>14、二年级数学上册 1.1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内容:课本P1、2,例1教学目标: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p><p>15、课 题 第1 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重难点 学习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习难点: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学 习 过 程 (一)知识链接 1、仿照课本第1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p>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新人教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