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心电图实例。先由窦房结 自动产生节律性的兴奋。对心律失常具有确诊价值。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二)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处理。(2)室性心动过速。(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Tag内容描述:<p>1、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内容提要,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心电图实例,内容提要,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心电图实例,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简易图示,心电图的概念,心脏机械活动前,先由窦房结 自动产生节律性的兴奋,依次 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 脏产生、传导兴奋。心脏各部 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变 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体表, 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发生有规律的电 变化 。</p><p>2、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心电图的临床意义,一般无临床病因诊断价值。 具有肯定性诊断价值只有心肌梗死和典型的预激综合症。 对心律失常具有确诊价值。 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差的特点。 对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合心电图表现和临床资料可对某些疾病的病因进行诊断以及临床分型。 心电图必须结合临床,方能发挥最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种类,冠心病可以出现所有已知的心律失常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尤其高,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中主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虽。</p><p>3、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内容提要,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心电图实例,内容提要,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 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概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 心电图实例,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简易图示,心电图的概念,心脏机械活动前,先由窦房结 自动产生节律性的兴奋,依次 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 脏产生、传导兴奋。心脏各部 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变 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体表, 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发生有规律的电 变化 。</p><p>4、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与处理,一、恶性心律失常总论,(一)恶性心律失常的概念,发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之前出现的心脏自律性或传导性异常称为恶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又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也称为危险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二)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1、恶性室性早搏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心室扑动 5、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恶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1、器质性心脏病 2、急性心肌梗死 3、严重心力衰竭 4、急性心肌炎 5、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血。</p><p>5、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处理,主 讲 人:谭宪华 联系电话:13883668675(61675) Q Q 号:93410225 电子邮箱:tfs0037163.com,常见恶性心律失常,(1)危险性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伴有RONT现象的室性早搏。 (2)室性心动过速。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严重室内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内双束支阻滞和三束支阻滞。 (5)Q-T间期延长综合征。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又称慢-快综合征)。,1、多源性室性早搏,临床表现:,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p><p>6、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第一节:扑动与颤动,一、心房扑动二、心房颤动三、心室扑动四、心室颤动,一、心房扑动,形成机理:房内大折返环激动特点:短阵发性自动转为房颤,或恢复窦性,心房扑动1,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