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设计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的原则、防雷分类、防雷装置、工程验收、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设备材料表。本设备材料表不应视为设备材料的全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操作规范。防雷装置。
防雷设计规范Tag内容描述:<p>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雷电防护的原则、防雷分类、防雷装置、工程验收、防雷装置检测、防雷装置维护与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单株及成群的古树名木的雷电防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2 雷电防护 第2部:风险管理(IDT IEC 62305:2006)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p><p>2、设备材料表总承包给排水/0.00以下防雷接地系统设备材料表投标者应将拟选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商和产地来源填进本表中。本设备材料表不应视为设备材料的全部。本承包单位须按技术要求及图纸提供完成本承包合同工程的所有设备及材料。如有任何未列入本表内投标者可自行加进表后的空白处或复印和增添。投标单位选用一栏中所填写的厂家产品必须等同或不低于建议厂家品牌的质量。投标单位应提出不少于 3 个选用供业主方建筑师选定。交货期为经业主方建筑师审批确定后,设备或材料送至工地的期间。交货期基本以天为单位,如多于3个月则以月。</p><p>3、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第1.0. 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p><p>4、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操作规范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一)名称: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二)性质:行政许可。二、设定依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0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公布 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应当就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进行竣工验收,应当同时验收雷电防护装置并有气象主管机构参加。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雷。</p><p>5、第3.3.3条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第3.3.5条 利用建筑物的钢。</p><p>6、保护电路设计规范,made by titan access/compliance,lucent technologiesproprietary use pursuant to company instruction,2,内容摘要2防雷装置的剩余电压:进入防雷装置的过电压是限制保护元件钳制后防雷装置输出的剩余过电压值。保护对象端口本身的过电压水平要高于防雷装置的输出剩余压力,并有一定的余量,防雷装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