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有关部分。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3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核查对照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Tag内容描述:<p>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有关部分国电发【2000】589号3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一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3.1 新建锅炉在安。</p><p>2、3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3.1新建锅炉在安全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新建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行。</p><p>3、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核查对照表章节条款序号核查情况整改建议核查人备注第一章防止火灾事故第一节电缆防火1.1.1 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 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肖明雷1.1.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刘伟东1.1.3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p><p>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9月28日发布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投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电力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一些新。</p><p>5、二十五项反措部分一、填空:(365题)1、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2、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3、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4、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5、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6、控制室、。</p><p>6、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 重点要求实施导则 1、防止火灾事故执行检查表 填制单位 项目 序号 应完成的工作 检 查 情 况 整改完成情况 是 否 时间 填报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 是 否 时间 基 建 阶 段。</p>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相关DOC文档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有关部分.doc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金属部分.doc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核查对照表.doc
安全生产_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
(企业标准05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