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件
诈骗的犯罪心理。(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 (二)诈骗和被骗心理 (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 (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 (五)识别诈骗的具体方法。犯罪心理学中指第一次实施犯罪的人。(二)、初犯的类型 犯罪心理的形成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犯罪成员 状况及特征。整合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犯罪。
犯罪心理学课件Tag内容描述:<p>1、犯罪心理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2010年5月,2,第二讲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3,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犯罪心理结构要素:动力结构(个性倾向性)、调节结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特征结构(气质、性格、能力)犯罪心理结构特性:驱动性和普遍性、整体。</p><p>2、犯罪心理学,组员名单,诈骗的犯罪心理,(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 (二)诈骗和被骗心理 (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 (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 (五)识别诈骗的具体方法,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情况严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 2、诈骗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3、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4、手段不断变换,种类越来越多; 5、跨。</p><p>3、1,第五章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第一节 初犯心理 第二节 屡犯心理,2,第一节 初犯心理,一、初犯概述 (一)、初犯的定义 刑法中指第一次违法犯罪并应当受刑法惩罚的人。犯罪心理学中指第一次实施犯罪的人。 (二)、初犯的类型 犯罪心理的形成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把初犯分为不同类型。 1、依据年龄标准可以把初犯分为青少年初犯、成年初犯和老年初犯。 2、依据性别不同还可把初犯分为男性初犯和女性初犯。 3、 依据犯罪动机产生的方式不同可以把初犯分为渐变型的初犯和突发型的初犯。,3,一、初犯概述,(三)、。</p><p>4、第二节 当代社会犯罪,2010年法治蓝皮书 2009年中国犯罪数量刑事案件数增幅在10%以上,治安案件数增幅达20%左右,全年刑事立案数达到530万件,治安案件数达到990万件。,1、刑事立案率“文化大革命”(1950年1965年)10万人约50件60件 2、刑事立案率: 1997年的133.98件/10万人1998年的164.68件/10万人,犯罪成员 状况及特征,状况,特征,指犯罪成员的生理、心理及社会职业等状况。,1、反映犯罪成员状况的特征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身份,2、年龄:青少年占总数 性别特征:男性女性 职业特征:公务员及脑力劳动者 犯罪率低,犯罪类型结。</p><p>5、News on the website news.163.com,14岁男生连刺女童数刀后将其投井淹死.doc,李某等五人因涉强奸罪被刑拘 网传李双江之子涉案,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于立霄)2013年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某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轮奸。接警后,分局立即开展工作,于2月20日,将涉案人员李某等五人抓获,现该五人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至于涉案李某是否为李双江之子李冠丰(原名李天一),警方没有明确答复。,新华网北京2011年9月15日电 15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布“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查。</p><p>6、第八章 变态犯罪心理,第一节 变态心理概述 第二节 变态人格、性倒错与犯罪 第三节 精神障碍与犯罪,第一节 变态心理概述,一、变态心理的实质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变态心理是人在大脑生化、生理机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 (二)变态心理的实质 首先,人的大脑生化、生理机能障碍是变态心理的直接物质基础。 其次,变态心理的社会实质就是人与客观现实、社会关系的失调和不适应。 再次,“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是有其特定含义的,这种“歪曲”并不等同于我们所说的“错误”。 最后,。</p><p>7、Company Logo,www.themegallery.com,第五章 个人性犯罪理论和犯罪的整合理论,个人性犯罪理论和 犯罪的整合理论,整合理论,精神分析 与犯罪,Company Logo,www.themegallery.com,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犯罪,一、社会化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在本质上是反社会的。个人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具有与 社会群体的要求发生冲突的破坏性冲动,受快乐原则指导。 2、为了保证社会的生存,个人必须控制或引导这些冲动。 个人对冲动的控制或引导,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一是继发过程的产生。它是自我的心理过程,与本。</p><p>8、Company Logo,www.themegallery.com,第五章 个人性犯罪理论和犯罪的整合理论,个人性犯罪理论和 犯罪的整合理论,整合理论,精神分析 与犯罪,Company Logo,www.themegallery.com,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犯罪,一、社会化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在本质上是反社会的。个人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具有与 社会群体的要求发生冲突的破坏性冲动,受快乐原则指导。 2、为了保证社会的生存,个人必须控制或引导这些冲动。 个人对冲动的控制或引导,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一是继发过程的产生。它是自我的心理过程,与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