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16、用 NaOH(0.20mol/L)滴定一氯乙酸(0.20mol/L)至甲基橙变黄(pH=4.4)时。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Tag内容描述:<p>1、16、用 NaOH(0.20mol/L)滴定一氯乙酸(0.20mol/L)至甲基橙变黄(pH=4.4)时,还有百分之 几的一氯乙酸未被滴定? 解:一氯乙酸的 Ka=1.310-3,pH=4.4 时, 即有 2.76%的一氯乙酸未被滴定。2.76%10.3H4aA 17、计算用 NaOH(0.10mol/L)滴定 HCOOH(0.10mol/L)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 pH,并说明应 选择何种指示剂? 解:计量点时溶液组成为 0.05mol/L的 HCOONa溶液。 mol/L10.6710.5/810/O 644awbsp KC pHsp=14pOH=8.22,可选酚酞为指示剂。 18、解:计算终点误差 cep =0.100020.70/(25.00+20.70)=0.0453(mol/L)-1.0% 105.6%10)H10( )OH2.0. aep20.。</p><p>2、第十章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思 考 题1.试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将色谱分析分类。答:按流动相分类: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按固定相分类;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栽附在固体物质(担体)上的液体(又称为固定液),所以按所使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色谱法可以分为下面几类:气相色谱:气固色谱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气液色谱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液体(涂在担体上或毛细管壁上)。液相色谱:液固色谱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p><p>3、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答案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p><p>4、第二章:错误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审查考试问题 2.以下情况下各发生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故障,应如何删除? (1)重量腐蚀了。 (2)天平不等长。 (3)容量瓶和吸管不匹配。 (4)重量分析中杂质一起沉淀。 (5)称量天平的重量时,最后的读数无法估计。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钾为基准物,校正碱溶液。 A: (1)导致系统错误并更正重量。 (2)产生系统故障,校准设备。 (3)产生系统故障。</p><p>5、资料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 删除 谢谢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 考 题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 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 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 误差越小 准确度越。</p><p>6、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 考 题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 如果是系统误差 应如何消除 1 砝码被腐蚀 2 天平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4 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5 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 6 以含量为99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 1 引起系统误差 校正砝码 2 引起系统误差 校正仪器 3 引起系统误差 校正仪器 4 引起系统误差 做对照试验 5。</p><p>7、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 考 题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 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 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 误差越小 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 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 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 其大小可用绝对偏。</p>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相关DOC文档
分析化学(第六版)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doc
分析化学第六版习题详解答案.doc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2-3章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2).doc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2-3章.doc
分析化学第六版课后答案_(思考题和习题全).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