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分析化学第四

H3PO4(H2PO4-)Ka1=7.52&#215。NH3(NH4+)Ka=5.7&#215。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4.1 概述 4.2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4.3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4.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不对称电对。滴定分析法。滴定。滴定误差。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分析化学第四Tag内容描述:<p>1、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 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 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答:HAc(Ac-)Ka=1.7510-5; H3PO4(H2PO4-)Ka1=7.5210-3;NH3(NH4+)Ka=5.710-10; HCN(CN-)Ka=6.210-10HF(F-)Ka=6.810-4; (CH2)6N(CH2)6NH+)Ka=1.410-9HCO3-(CO3-)Ka2=5.6110-11酸的强弱顺序:H3PO4 HF HAc (CH2)6N4H+ HCN NH4+ HCO3- 碱的强弱顺序:CO3- NH3 CN- (CH2)6N4 Ac- F- H2PO4-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答:(1)NH4CN HCN。</p><p>2、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4.1 概述 4.2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4.3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4.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4.1 概 述,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得失电子,反应机理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控制适当的条件,保证反应定量进行 反应条件控制,电 对,对称电对:Fe3+/Fe2+,MnO4-/Mn2+ 等,不对称电对:Cr2O72-/Cr3, I2/I- 等,可逆电对: Fe3+/Fe2+, I2/I- 等,不可逆电对:Cr2O72-/Cr3, MnO4-/Mn2+ 等,4.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 Ox1 + Red2 = Red1+Ox2 由电对电位 的高低判断反应的方向,1 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Nernst 方程式,电。</p><p>3、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 1 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答: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滴定: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p><p>4、第1章 阳离子定性分析,1.6 第四组阳离子分析,1.6.1 本组离子的性质 1.6.2 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返回目录,1.6.1 本组离子的性质,本组包括:Ba2+、Sr2+、Ca2+、 Mg2+、Na+、K+、NH4+,本组离子无色,无变价,多数有焰色反应。一价离子的难溶盐很少,二价离子的难溶盐有碳酸盐、硫酸盐、铬酸盐和草酸盐,这些难溶盐性质差异较大,可用于分离和鉴定。第四组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产物见表1 - 11。,1.6.2 本组离子的系统分析,1 . 第四组离子的离心液处理,立即加浓HAc酸化,加热除去H2S,加HNO3,灼烧至不冒白烟,除去NH4+。,2. NH4+必须取原试液。</p><p>5、第3,4课时,教学要求,教学重点,课后作业,教学内容,教学难点,第3,4学时 教学内容,2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5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置信度,置信区间,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一 可疑数据的取舍,二 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三 两个平均值的比较,教学要求,掌握: 1.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2.显著性检测的目的和方法 3.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 4.置信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检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教学难点 :,置信区间的求法;Q检验;G,置信区间的定义,问题:,1.什么是准确度? 什么是精密度? 它们的高。</p>
【分析化学第四】相关PPT文档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4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1.6第四组阳离子分析.ppt
分析化学第3,4课时.ppt
【分析化学第四】相关DOC文档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doc
分析化学: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