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课件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2 分子和原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实验】 品红在水中扩散。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分子和原子课件Tag内容描述:<p>1、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 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 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 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留心生活,处处有学问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原因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 ? 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 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 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 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 粒子向水中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 散的现象。 科学技。</p><p>2、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Date 1 某天,一个数学家和一个化学家不期而遇,数学 家向化学家说:数学科是各学科之王,它可以为 各学科服务. 化学家随即辩驳他说:数学只是工具学科,它不 如我化学,在你的数学科领域中,1+1=2,在我的 化学科领域中,1+1不一定等于2. 数学家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1+1一定=2吗? 情景引入 Date 2 100ml酒精100ml水 混合后200ml 酒精与水混合 100mL 100mL 200mL200mL 100mL 200mL Date 3 八月桂花遍地香, 独占三秋压众芳。 Date 4 走到花丛中, 你闻到了花香。 在这里,你 又感觉到了 什么气味? Date 5 Date 6。</p><p>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初中 孙红霞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4).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5).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p><p>4、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为什么 当人漫步在当人漫步在 花园里,能花园里,能 陶醉在沁人陶醉在沁人 肺腑的花香肺腑的花香 之中呢?之中呢?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现代科学 技术已能 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 放大后呈 现在我们 的眼前。 分分 子子 原原 子子 结论:分子、 原子是真实存 在的。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生活事实: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为什么走到花园会闻到花的香气? 蔗糖溶于水,逐渐消失,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p><p>5、分子和原子课件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图一、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将学生由宏观世界带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设计思路:1、 出示复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2、 幻灯片显示:由鲜花盛开,我们能闻到花香;活动探究品红在水中扩散等自然现象将学生由宏观世界带入微观世界,并导入新课。3、 幻灯片显示:知识点一:由现代科学技术将苯分子的图像、移走原子得到的图像。</p><p>6、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习主题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问题导引】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具有哪些性质?1.物质的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2.分子的性质(1)体积和质量都_____。【名师点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虽然很小,但一般不随外界条件如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很小,(2)总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_____。(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p><p>7、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分子和原子,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分子的______和_____都很小。分子之间有_____,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遇冷时______。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比固态和液态分子间的间隔都______。3.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的最小粒子。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p><p>8、课题1 分子和原子,1858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发表论文令人信服地指出,只要接受50年前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分子假说,测定原子量、确定化学式的困难就可迎刃而解。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了各国化学家的赞同,现代原子分子论终于瓜熟蒂落。,1为什么湿衣服在阴凉处能晾干(水怎么会跑)?如果晒在太阳下干得更快?,水为什么会减少,一段时间之后,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之中呢?,走过加油站时你从这里能嗅到什么气味?,把糖块放到一杯水中,一会儿糖块不见了,而糖水却是甜的。为什么?,活动与探究,一、分子的存在及特点,品。</p><p>9、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为什么湿衣服在能晾干,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之中呢?,把糖块放到一杯水中,一会儿糖块不见了,而糖水却是甜的。为什么?,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实验探究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不断向水中运 动, 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现象.,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离子所构成的。,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分 子,原 子,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p><p>10、漕河镇中化学学科组,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一 、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以后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化学方程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一 、 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 (1)知识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