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 纲 (五年制) 说 明。《妇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Ⅰ 前言 妇产科学是一门有关妇女、胎儿、新生儿保健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主要研究 妇女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的生理和病理。妇产科学是医学临床课程。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及计划生育等。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Tag内容描述:<p>1、妇产科学教学大 纲 (五年制) 说 明:掌握教材中妇产科专 业的英语词汇 教学内容 讲课 见习 教学内容 讲课 见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 子宫颈癌 1 妊娠生理 2 子宫肌瘤 1 妊娠诊断 1 子宫内膜癌 1 孕期监护及保健 2 卵巢肿瘤 2 正常分娩 2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 异位妊娠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 闭经 1 流产 1 多囊卵巢综合征 1/2 早产 1 围绝经期综合征 1 前置胎盘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腺病 11/2 胎盘早期剥离 1 女性生殖器官创伤性疾病 1 胎儿窘迫 1/2 不孕症 1 胎膜早破 。</p><p>2、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生使用) 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 7 版修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西医临床系修订 2010.12.20 2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 学时/学分:45/ 2.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考查课 开课专业: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方向 选用教材:乐杰 主编妇产科学第 7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特有的生理变化 及非妊娠期女性生殖器官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内容主要包括妇。</p><p>3、妇产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前言 妇产科学是一门有关妇女、胎儿、新生儿保健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主要研究 妇女在妊娠、分娩、产褥期的生理和病理,胎儿和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疾病 的诊断和防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掌握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并能掌握 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为今后担当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和医学科学 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更好地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提高课堂的讲授效果,理论联系实。</p><p>4、妇产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等专业一、课程简介妇产科学是医学临床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及计划生育等,在优生学方面也担负着重大的任务。妇产科学的范围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生理与诊断;正常分娩;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等。妇科特有疾患包括:生殖器官炎症、肿瘤、功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滋养叶细胞疾病、计划生育等。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各种形式。</p><p>5、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使 用 说 明,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目标,课程的性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西医结合医疗类专业中一门较为重要的临床技能课之一,是为中西医结合医疗类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本教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运用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从而认识女性解剖、生理、病理及女性特殊时期心理特点,研究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诊治规律、预防方法,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保健等问题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