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复习核心突破

文言文阅读。全国卷概括分析文意题有着很强的规律和特点。浙江卷实用类、论述类阅读前两道题均是单项选择题。针对的是文本中某个具体段落的阅读理解。第2题侧重考查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以及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核心突破二 主观筛选概括题。浙江卷该道主观筛选概括题分值为3分或4分。核心突破二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答题步骤。

复习核心突破Tag内容描述:<p>1、文言文阅读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而古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的,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传达意思,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意思是,凡是教导刚入学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标点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如果不。</p><p>2、文言文阅读一、遵循答题三步骤全国卷概括分析文意题有着很强的规律和特点。选文全为人物传记,结构大都相同,选项命制特点鲜明。在把握住这些规律和特点后,再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比对答题方法,拿下该题相当容易。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p><p>3、论述类阅读一、分析论点论点(证明什么)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的灵魂和统率。规范的论述类文本,一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为了使论述更为深刻,更有条理,更加全面,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两至三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脊柱的话,那么,分论点则是议论文的骨架、躯体。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深刻,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文章最终成败的关键。论点在文中。</p><p>4、核心突破一单项选择题找准比狠,“转”而不变浙江卷实用类、论述类阅读前两道题均是单项选择题。第1题侧重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意)的理解,针对的是文本中某个具体段落的阅读理解。第2题侧重考查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以及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针对的是较大段落范围乃至全文的阅读理解。尽管考点不同,但做这两道选择题的原理和方法是相同的:必须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原文内容,并精读该方面内容,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狠狠”比对,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一、找得准要想找得准,正常情况下只。</p><p>5、核心突破二主观筛选概括题精细筛选,精准概括浙江卷该道主观筛选概括题分值为3分或4分。虽说分值不多,但要求很高。所给文本篇幅不长,内容稍深,但要摘得答案,必须细读、精读。答题要点不多,两到三个,都指向文本的两三处文字:有一两处文字与题干关键词语有关,较明显;仅有一处,范围不太明显,但只要细读一遍,便可确定。虽说答题范围很好找,但真正组织出答案稍难,因为文中几乎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考生自己精心组织。因此,该题的特点是,分值不多,但答案要求多,特别要求考生精准阅读,精细筛选,精确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p><p>6、古诗词鉴赏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观察那些写诗吟词的古代诗人,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p><p>7、古诗词鉴赏题点一炼字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一、炼实词1炼动词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也表现在动词的运用层面。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p><p>8、核心突破二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理解,灵活辨析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一、分清五类虚词的词性1代词代词就是代替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它能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共有三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吾、余、予。第二人称:女、汝、尔、。</p><p>9、核心突破四概括内容,赏析艺术仔细比对,关注赏析一、认识题型特点,掌握答题步骤对文言文内容与表达艺术的理解与分析,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这在浙江高考试题中是在一道题里呈现的,涵盖了文中信息的筛选;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等考点。甚至包含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寄欧阳舍人书宋曾巩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p><p>10、核心突破三给文言材料断句紧抓标志,巧破难点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作句或读,而古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的,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传达意思,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意思是,凡是教导刚入学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标点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p><p>11、古诗词鉴赏(说明:在诗歌中,形象与意象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但从理论上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景象、物象。)题点一人物形象因形悟神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二是客观形象(作者描写或刻画的人物)。每首诗都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都有客观的人物形象。诗中客观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抒情达意的途径之一。如。</p><p>12、核心突破二(说明:鉴于目前高考命题实际情况,“探究类”题未列入。)题点一选择题:精准判断信息转述的正误(2018考试说明题型示例、2016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p><p>13、核心突破一理解实词含义勤于积累,善于推断一、需要积累的核心实词:200个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它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应对高考的核心。只有积累到了一定量的文言实词,一切问题才可迎刃而解。可是,文言实词成千上万,数量庞大,到底要积累多少,掌握多少呢?据专家讲,需要300个。当然,掌握越多越好,可这总得有一个边界。结合课标,依据教材,梳理高考,下面的实词是必须积累和掌握的:1一级核心实词:120个。它们为广大师生所公认。(见高考必背)2二级核心实词:80个。按拔拜报暴备比。</p>
【复习核心突破】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