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辅修第二专业

安徽大学本科生辅修第二专业暂行办法。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制的暂行规定。学校决定实行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一、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  第一条 第二学位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学士学位(即第一学位或主修学位)的同时。

辅修第二专业Tag内容描述:<p>1、安徽大学本科生辅修第二专业暂行办法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改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渗透,根据安徽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学校在本科生中继续试行主辅修制,特制订本暂行办法。一、培养目标主辅修制是指本科学生在主修本专业课程一定学分后,且成绩优良,按照学校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再选择另外一个专业进行学习的一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主辅修制,有利于调动那些思想品德好、基础扎实、成绩优良、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认真完成主修。</p><p>2、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专业代码:080501 主管院长审核人执笔人刘丽梅 张玲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热能工程、动力工程的相关课程,具备热力系统及设备的运行和技术管理能力,从事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热能设备运行、管理和安装、维护检修、营销等方面工作。二、学制与学位全日制本科第二学位,一般修业年限2年,允许修业年限3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32学分。三、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各门课程成绩达到合格,毕业设计(论文)获得通过;得到。</p><p>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家专业代码:080305Y主管院长审核人执笔人刘丽梅张春兰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其发展方向的,具有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有关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自动化技术工作或工装设计工作,并能从事相关的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 修业年限:一般修业年限2年,允许修业年限3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要求最低学。</p><p>4、广西大学实行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制的暂行规定西大教字200540号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决定实行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并制订本暂行规定。一、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第一条第二学位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学士学位(即第一学位或主修学位)的同时,再修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专业的学士学位。第二条第二专业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即第一专业或主修专业)的同时,再修读另一个跨二级学科的专业。第三条辅修专业指学。</p><p>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修读辅修专业、第二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申请表姓名陶鸿学号12124019班级法学一班学生所在学院人文与法学院学生所在专业法学第二专业所在学院会计学院第二专业会计学注明修读辅修/二专业/二学位二专业申请理由我就读与人文与法学院法学专业,由于专业课程较少,且自己学有余力,故提出申请;另一方面,出于对自身以后发展的需求,由于就读法学专业,今后人生发展方向更多倾向于律师行业,而学习会计学则有利于我,以后在民事经济类案件中可以更好的看懂财务报表,更好的完成当事人的委托,有利于我职业的进一步发展。</p><p>6、湖南大学本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管理办法第一条 依据“湖南大学本科生学则”及本校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校各专业可互为第二专业(含辅修专业,下同)。第二专业接收学生名额为该专业相应年级招生计划10%到20%(含接收第二专业、转专业的学生总和),具体比例分别如下:(一)理学(数学类、统计学类除外)、工学门类专业,接收比例不超过10%。(二)理学中的数学类和统计学类以及其他门类专业,接收比例不超过20%。(三)在名额范围内,属学院岗位任务,学院应无条件接收。第三条 确因报名人数较多,超过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比例。</p>
【辅修第二专业】相关DOC文档
安徽大学本科生辅修第二专业暂行办法.doc
热能与动工程专业辅修第二学位方案.doc
机自专业辅修第二学位方案.doc
广西大学实行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制的暂行规定.doc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第二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申请表.doc
湖南大学本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管理办法.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