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编号:136277]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 / 29高二历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莲山课件m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1)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促进了思想理论的发展。奖励实业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资的发展。(2) (政治)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平均地权。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则归国家。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Tag内容描述:<p>1、1 / 29高二历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莲山课件m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三民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1)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经济也随列强入侵加剧而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促进了思想理论的发展。同时,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资的发展。(2) (政治)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更走到了亡国的边缘,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3) (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邹容、陈天华等,积。</p><p>2、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孙中山对“平均地权”第一次作出解释,是在1906年秋冬间与黄兴、章太炎等制定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军政府宣言: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孙中山何时将“平均地权”作为“民生主义”的内容作出解释?从文本看,应是1906年12月2日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说:闻得有人。</p>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相关PPT文档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