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编号:2766454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2.当...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第章课后习题答案1.在两部门经济中。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1、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一般来说,商品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少。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需求量越大,相关商品价格越高,若是替代品,则需求量上升,若是互补品,则需求量。</p><p>2、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第章 课后习题答案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当消费函数为caby(a。</p><p>3、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组编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编写者刘文忻 北京大学 冯金华 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 复旦大学 吴汉洪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重点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主要。</p><p>4、此文档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第章 课后习题答案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p><p>5、工商12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工商管理系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注:12-13章)高鸿业主编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p><p>6、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组编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编写者刘文忻 北京大学 冯金华 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 尹伯成 复旦大学 吴汉洪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重点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主要。</p><p>7、第二章 供求理论,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市场均衡 第四节 弹性理论,(一)需求的概念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和需求函数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一、需求理论,1.需求: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全部价格,人们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两点说明: 人们有消费欲望;人们有支付能力。 分类: 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一)需求的概念,1、影响因素: (1)消费者偏好; (2)商品本身价格 ; (3)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4)其他商品(替代品、互补品、独立。</p><p>8、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p>9、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参考答案 习题二 1 简释下列概念 需求 答 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 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 答 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 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 即商品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 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 答 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 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p><p>10、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p><p>11、第一章 引 论 见本书第二十三章。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p><p>12、微观经济学习题解答第二章1.(1)列出方程组。解得P6,Q20。(2)列出方程组。解得P7,Q15。(3)列出方程组。解得P5.5,Q22.5。(4)静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相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但并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比较静态分析是将一种给定条件下的静态与新的条件下产生的静态进行比较。原有的已知条。</p><p>13、第二章 需求 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50 5P 供给函数为Qs 10 5P 1 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 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 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 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 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p><p>14、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p><p>15、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p><p>16、第二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二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50- 5P,供给函数为 Qs=- 10+5p。 (1)求均衡价格 Pe和均衡数量 Qe,并做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Qd=60- 5P。求出相应的均 衡价格 Pe和均衡数量 Qe,并做出几何图形。 (3)假。</p><p>17、第二章 供求、供给、价格1、为什么欲望不同于需求?答: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和需要满足的愿望,其基本特点是无限性,即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没有限制条件,而需求受到购。</p>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相关PPT文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相关DOC文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相关PDF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