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编号:11058872]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
南浦清江万里桥②。字从禾。指五谷、俸禄。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风雨纵横乱入楼。字君实。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村子遮掩在浓密的树荫里。乡村的日子里填满了辛苦。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Tag内容描述:<p>1、专题十三 传记 3 探究一、2017合肥质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几何学中的哥白尼1893年,喀山大学树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数学家雕塑的塑像。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的伟大学者、非欧几何的重要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罗巴切夫斯基出身贫寒,中学时代遇上了一个知识渊博又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受其影响,他很早就迷上了数学。升入喀山大学后,他就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学生到教授,从系主任到校长,他在这里度过了40个春秋。罗巴切夫斯基从1815年着手研究平行线理论,从1823年起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1826年2月23日是数学史上一。</p><p>2、专题十三 传记 2 鉴赏评价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p><p>3、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4 鉴赏形象、技巧一、2016山东寿光测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 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p><p>4、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 分析结构思路一、2017江苏泰州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长冬麦语 宋殿儒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p><p>5、题十一 小说阅读 4 探究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担水的贾大山老魏是个担水的,一条担杖两只木筲,是他吃饭的家当。那时没有自来水,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上,有两眼公用水井,每天早晨和黄昏,井台上就站满了人,有担水的,有抬水的。那些没有劳力的人家,或是有劳力,自己懒得担水、抬水的人家,就雇一个担水的,一担水二百钱(旧币,等于现在二分钱)。担水也是一个职业。老魏在西大街担水。西大街路北里,有一眼古井,东、北两面是人家的墙壁,西、南两面,短墙环绕,亭台似的。井台上青石墁地,井口的石头上,有两。</p><p>6、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3 环境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村长唐三草欧阳黔森唐三草叫唐万财的时候,不但没有什么财,反而穷得叮当响。本来有人想叫他叮当响的,却没有叫开。可人家人穷志不穷,每年到青黄不接,乡里发救济粮,他也不好意思去领,相当有志气的嘛!这样的人,说什么也不能侮辱了人家。这样,叮当响才没有取代唐万财。他继续叫唐万财。唐万财当民办教师的时候,家里已不再穷得叮当响,至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也许是叫唐万财的缘故,与他相识相伴的人,总会被“万财”这个良好的愿望提醒。这一时时提醒就不得。</p><p>7、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2 人物一、2017考纲题型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林家铺子(节选)茅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的,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p><p>8、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综合鉴赏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p><p>9、专题检测(二十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p><p>10、专题检测(一)题组一最新题型练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一路高歌,________?可是,人生万物,其精神、其美妙、其价值,不在相同,而在于不同处。一如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没有一种是相同的,但演奏出来的却是________,精彩无比。但终其一生的劳碌奔波,最终又有几个人能够________呢?在人生之路上,平平地,不令我颠踬;淡淡地,不让我昏醉。这样的平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________,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p><p>11、专题检测(二十)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答圣朝”,含蓄地批判了。</p><p>12、专题检测(十一)一、专项练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秩”字从禾,从失;“禾”指五谷、俸禄,“失”意为“动态排序”。它的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的俸禄”,也可引申为“官吏的官阶或品级”。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字丝,“盎”是“充盈”的意思,“丝”则是“少”的意思。C“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D“关西”指函。</p><p>13、专题检测(十七)题组一对点练1人物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野步宋周密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以清新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塑造了一位悠然沉醉在生机盎然的春景中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秋。</p><p>14、专题检测(十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9分)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p><p>15、专题检测(十六)1送别怀人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注: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喻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脊令:鸟名,即鹡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二。</p><p>16、专题检测(十三)一、专项练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王岱宗,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p><p>17、专题检测(十八)题组一对点练1炼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南定楼遇急雨陆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注: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答:答案:“争”和“乱”。“争”为“争相、竞相”之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江山重重叠叠地争相奔涌进入眼帘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乱”写出风劲雨急的动态场景,紧扣标题“急雨”。</p><p>18、专题检测(三十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夏日里那一片荫凉王政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总是长满了树,把村子遮掩在浓密的树荫里,像村子的衣裳。炎炎夏日,浓密的树荫洒下一片片阴凉,乡村的夏天便有了一种天然的凉爽。乡村的日子里填满了辛苦,农事劳作几乎不避风雨烈日。夏收便是最典型的烈日下的劳作。空阔的麦田里,金色的麦浪涌动着丰收的喜乐,也散发着令人生畏的火辣和酷热。但是,麦熟不等人,头顶的太阳如大火球般洒下利刃一样刺目耀眼的光芒,人们依然要下地割麦。上中学时夏天就跟着大人们夏收劳动,每当割麦割得腰酸。</p><p>19、专题检测(九)1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模式。(6分)答:解析:按照箭头指示,依次解说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答案:(示例)在大量地观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相关的科学定律,通过实践检验形成科学理论,凭借科学理论指导可以演绎、推断诸多现象,预见发展趋势。(意对即可)2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6分)答:解析。</p><p>20、专题检测(二十五)一、(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p>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相关PPT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