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历史
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国家政治 制度(夏商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宋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完善(隋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秦) 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加强皇权 元实行行省制度 明废丞相。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Tag内容描述:<p>1、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p><p>2、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 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特点:。</p><p>3、新课标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基础知识填空全册第一单元第1课考点1 宗法制1.西周时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是 ,它的目的是 。2.宗法制的定义是用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 。在宗法制下,有 和 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3.宗法制的作用: 。第2课考点2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名称的由来: 2. 首创的皇帝制度,具有 、 、 特点,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p><p>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国家政治 制度(夏商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加强(宋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完善(隋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秦) 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加强皇权 元实行行省制度 明废丞相,创立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 夏商形成王位世袭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确立皇帝制建立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 到顶峰(明清) 推行郡县制 清设军机处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p><p>5、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p><p>6、早期政治制度 (夏商周) 类型: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秦-清) 发展过程 演变特征 两对矛盾 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制度类型 一、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脉络 萌芽(春秋战国):如商鞅变法中提出建立郡县 确立(秦朝): 巩固(西汉): 完善(隋唐): 加强(北宋): 强化(明清):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内外朝、刺史制度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设参知政事 废丞相、设内阁;建立军机处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抗争史。</p><p>7、衿膀芆薃袅腿蒈莆螁膈膈蚁蚇螅芀蒄薃螄莂虿袂螃肂蒂螈螂膄蚈蚄袁芇蒁薀袀荿芃羈袀膈葿袄衿芁莂螀袈莃薇蚆袇肃莀薂袆膅薅袁羅芇莈螇羄莀薄蚃羄聿莇蕿羃节薂薅羂莄蒅袄羁肄蚀螀羀膆蒃蚅罿芈虿薁肈莁蒁袀肈肀芄螆肇膂蒀蚂肆莅芃蚈肅肄薈薄肄膇莁袃肃艿薆蝿肂莁荿蚅膂肁薅薁膁膃莇衿膀芆薃袅腿蒈莆螁膈膈蚁蚇螅芀蒄薃螄莂虿袂螃肂蒂螈螂膄蚈蚄袁芇蒁薀袀荿芃羈袀膈葿袄衿芁莂螀袈莃薇蚆袇肃莀薂袆膅薅袁羅芇莈螇羄莀薄蚃羄聿莇蕿羃节薂薅羂莄蒅袄羁肄蚀螀羀膆蒃蚅罿芈虿薁肈莁蒁袀肈肀芄螆肇膂蒀蚂肆莅芃蚈肅肄薈薄肄膇莁袃肃艿薆蝿肂莁荿蚅膂。</p><p>8、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递交投降书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原件) 问题一:此事发生在1931年,日本炮轰中国东北军驻 地,攻占沈阳,此事后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 问题二:此事发生在1932年1月的上海,为迫使国民政 府投降,日本侵略军袭击该地,驻守凇沪的国民党十 九路军奋起抵抗。 问题三: 同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 建立的国家。 问题四:7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 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此后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 逼平。</p><p>9、历史复习练习选择题1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2.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的爆发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3.“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必须A坚持民主法制建设 B借鉴西方民主制度C保障人民的选举权 D大力发展国民经济4.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p><p>10、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p><p>1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2、夏商的政治制度: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p><p>12、导 言 课,中国各朝代顺序口诀,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你心中的历史,历史是什么?,我们承认有两种历史:一种是一度发生过的实实在在的一系列事件,另一种是我所肯定的并且保持在记忆中的意识上的一系列事件。第一种是绝对的和不变的,第二种是相对的,老是随着知识的增加或精练而变化的。 贝克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更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 历史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p><p>13、一、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背景:统一的完成、帝国的建立,(1)原因和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2)方式:王朝战争,分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评价: 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场; 为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继承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皇帝掌握国家大权。,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871),(1)内容:,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p><p>14、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强化训练(四)一、选择题:1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称为是愚蠢的举动,但1871年4月又说:“我英勇的巴黎工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的这两段评价:A互相矛盾 B自我否定、自我修正 C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一样 D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2“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应是A夺取国家政权 B夺取生产资料 C无产阶级掌权 D发展社会。</p><p>15、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专题一详解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思考,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特征的理解,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把握各项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内涵,如有可能可。</p><p>16、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可分为两大阶段 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 课本第1课 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演进和强化 课本第2 3 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 皇帝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