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光合作用
1、 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1.光合作用的过程。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Tag内容描述:<p>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训练1、 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B、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C、N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D、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A、B、C、D所示的四幅图。除。</p><p>2、光合作用,生物晚课系列3,一、相关概念: 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色素在膜上,酶到处有),二、专有名词辨析 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衡量量:O2释放量、CO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p><p>3、光合作用,考纲解读: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2、与细胞知识相结合掌握光合作用的场所 以及色素的有关知识。 3、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4、3和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 5、光能的利用率及提高措施,1771年,英,普里斯特利的实验,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1880年,美,恩格尔曼的实验,20世纪30年代,美,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一、光合作用的发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萨克斯的实验,放在暗处几小时, 目的是什么?,结论: 产物淀粉 条件光照,恩格尔曼的实验,隔绝空气,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完全暴。</p><p>4、三)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光合作用的过程,过程,2C3,多种酶 催化,(CH2O),ATP,NADPH,基粒,基质,(2)光合作用总反应式,(3)光反应、暗反应的关系,光、色素、酶 H、ATP、多种酶,基粒(类囊体的薄膜) 基 质,1. 水的光解 1. CO2的固定 2. H、ATP的合成 2. C3化合物的还原 3. ATP水解,光能 ATP中活跃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H、O2 (CH2O)、ADP、Pi等,H2O CO2,快,以微秒计。 较缓慢。,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且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2、试分析光照、CO2浓度骤。</p><p>5、教学案例 高二 必修 光 合 作 用 教 学 案 例 光合作用 知识目标 1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产物 条件和场所 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 通过查阅。</p><p>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植物自身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照,2)温度,3)二氧化碳浓度,4)水分,5)矿质元素,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可用产生糖类的数量来衡量,还可以用氧气的释放量及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衡量。,清水、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菠菜叶、打孔器、注射器、台灯、烧杯、镊子、可透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