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重力势能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的数量等于重力做的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的数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WG=mgh1-mgh2△h h2 h1 A B 三、关系 塔吊把一质量为200kg的物体。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高一物理重力势能Tag内容描述:<p>1、课 题重力势能课 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 学 手 段CAI教学课件,。</p><p>2、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的表达式非常相 似,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 WG=Ep1-Ep2 物体由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正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势能减少的数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势能增加的数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WG=mgh1mgh2h h2 h1 A B 三、关系 塔吊把一质量为200kg的物体,从距地面高为h1=10m的高度 匀速运到高为h2=3m的地方,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如 何变化?若物体加速或减速下降呢?(g=10m/s-2) 分析:重力做功为: WG=mg(h1-h2)=14000J WG=Ep1-Ep2=mg。</p><p>3、第四节:重力势能,单县五中:郭传峰,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从高处下落的物体释放巨大的能量,第四节知识树,学习流程图,学习流程图,思考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雪崩,水电站,高处的水蕴藏了巨大的能量,在下落时释放出来,打桩,物体具有与高度有关的能叫重力势能,阅读课本P63 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学习流程图,阅读并完成学案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学习流程图,重力做功,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以下三种情况重力所做的功,1、同一小球。 2、相同的初、末位置的高度。,控制变量哦!,物体竖直下落,物体沿斜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运动,结论,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p><p>4、第四节重力势能,思考: 重力势能与什么有关?,看录象,一、重力的功 WG=mgh1一mgh2,其中hl和h2表示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 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例题: 1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将同一物体拉到顶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小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上述几种情况重力做功同样多 2将一物体由A移至B,重力做功 ( ) A. 。</p><p>5、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二)功的公式和单位 1、公式: W=FScos 2、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重力势能,如物体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如图所示,A、B两位置的高度分别为h1、h2,物体的质量为m。</p><p>6、重 力 势 能,重 力 势 能,安福中学 物理组,一、新课引入,重力势能,1,2002年月日上午,俄罗斯高加索北奥塞梯地区的一个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人失踪。,雪崩,2,美国内华达州亚利桑那陨石坑。这个陨石坑是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3050米的铁质流星撞击地面的结果。这颗流星重约50万千克、速度达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当于2000万千克梯恩梯(TNT),超过美国轰炸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产生了一个直径约1245米,平均深度达180米的大坑。据说,坑中可以安放下20个足球场,四周的看台则能容纳200多万观众。,3,水电站,“和平号”空。</p><p>7、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一物理重力势能高一物理重力势能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重力势能 动能定理 二 知识要点 1 掌握重力做功的特点 2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特性 3 理解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4 掌握动能的表达式 5 掌握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6 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 能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 重点 难点解析 一 重力做功的特点 1。</p><p>8、高一高一物理重力势能物理重力势能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重力势能 动能定理 二. 知识要点: 1. 掌握重力做功的特点 2.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特性 3. 理解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4. 掌握动能的表达式 5. 掌握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6. 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能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 重点、难点解析: (一)重力做功的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