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2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Tag内容描述:<p>1、第2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了解到大气环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推进新课(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师请大家在图上标出全部的风带和气压带生(一学生指投影回答,其他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空白图上填图)(在绘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p><p>2、第2课时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冷气团运行暖气团运行甲(锋前天气)乙(过境时天气)丙(锋后天气)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锋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p><p>3、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1了解气候变化及全球变暖的原因。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难点)3会分析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阅读教材P46P47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气候变化的概念: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3分类: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4近现代气候变化(1)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2)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是CO2。正误判断:(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气候变暖。()(2)。</p><p>4、第二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全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A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解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内涵很广,种类也很多。只有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才能准确地判断正误。2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D)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p><p>5、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李仕才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14题。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B)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p><p>6、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常见的热力环流、风力大小、风向等一、单选题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 B C D 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 温室效应 B 水循环 C 热力环流 D 融冰吸热3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现象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 太阳辐射 B 太阳活动 C 地壳运动 D 地球引力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4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是A 1月 B 3月 C 7月 D 11月5该绿洲可能位于A 吐鲁番盆地 B 腾格里沙漠 C 呼伦贝尔草原 。</p><p>7、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考点题号锋面系统1、2、3、5、6、12气旋和反气旋4、7、8、9、10、11、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表为杭州2016年11月2224日相关资料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日期最高温()最低温()气压(hPa)天亮时间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天黑时间22日17.37.81 01806:05:2206:31:0017:00:0917:25:4623日8.33.41 02306:06:1006:31:5016:59:5217:25:32 24日7.92.41 02606:06:57 06:32:4016:59:3717:25:191该段时间影响杭州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副高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后,。</p><p>8、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综合检测(A卷)考点题号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3、12(1)(2)(3)、13(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4、13(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5、6、10、11、12(4)、13(4)气候资料的判读7、8、9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D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答案B解析根据纬度可知,图中字母D代表中纬西风带。2某地常年受A、B的交替控制,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答案D解析根据纬度可。</p><p>9、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对应学生用书P23考点题号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2、3、4、5、6、12气压带、风带和季节移动7、8、9、10、11、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答案B解析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可判断出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答案B解析P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读“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p><p>10、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综合检测(B卷)考点题号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2、12(1)(3)(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0、11、12(2)、13(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4、13(1)(3)气候资料的判读5、6、7、8、9、12(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图,回答12题。1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图所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DQ地位于信风带答案A解析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气压带,从a气压带盛行。</p><p>11、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2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3分类: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4近现代气候变化(1)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2)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是CO2。【思考】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冷冬天气,有人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是不对的。</p><p>12、阅读资料: 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指出,此类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导致企鹅数。</p><p>13、阶段一,学业分层测评,阶段二,阶段三,长期,冷暖,干湿,地质历史,变暖,温室气体,CO2,海水热膨胀,海岸线,沿海,延长,提高,干旱,不稳定性,清洁能源,森林火灾,浪费,公共交通工具,延缓,减轻,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应对气候变。</p><p>14、课时2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2.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和。</p><p>15、第二章 气候类型专题 基 础 巩 固 一 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 气压带 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图中虚线为回归线 读图 完成第1 2题 1 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A 0 10N主要盛行下沉气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