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
400mm等降水 量线 (湿润区半湿润区 ) B。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1、遥感的概念。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的概念、类型和工作流程。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A卷 流域 流域,指由 分水岭所包 围的河流集 水区。 长江三角洲 江南水乡 坎儿井不是井,是人工开 凿的地下河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珠江三角洲 : 交通便利, 科技水平高 A:400mm等降水 量线 (湿润区半湿润区 ) B:季风区飞季风 区 C:二三阶梯分界 线 D:人口地理分 界线 盛行西风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雨 热同期,河网 密布,水源充 足,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负相关) 卫星遥感 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和情况(土壤湿度 ,作物水分,。</p><p>2、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农业土地的。</p><p>3、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一、遥感技术概况,1、遥感的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活动,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以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征是不同的,人们根据电磁波的差异来辨。</p><p>4、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高中地理精品课程,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的概念、类型和工作流程。 2理解遥感影像的组成、分辨和类型划分。 3掌握遥感影像的判读方法。 4识记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优势。,一、遥感,问题:什么是遥感技术?,1.概念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2.遥感技术的原理,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