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人类从事各种活动。一、《必修2》需要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1、降水形成的条件 2、降水量的测量。①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① 测量降水量的工具。② 降水量的单位。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Tag内容描述:<p>1、_促进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湘教版必修2分析,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要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必修1,必修2,必修3,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和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一、必修2需要阐明的基本地理思想,二、力争做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并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 陈晓端,1.九大特征: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p><p>2、专题复习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降水的形成及分类,1、降水形成的条件 2、降水量的测量,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测量降水量的工具:,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雨量器, 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 日、月、年降水量的测定,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降水量的测定,(1) 测量工具:雨量器(单位:毫米),(2) 测量方法: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你知道降水有哪些形式吗?,降雨,冰。</p><p>3、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1课时 城市区位分析与城市土地利用 学习目标定位 1 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 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掌握其分布特征 一 城市区位分析 1 区位 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空间关系 2 城市区位 指城市与外部 自然的 社会的和 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 具体 因素 山脉 河流 湖泊 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 铁路 公路 港口 城市 工矿。</p><p>4、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定位 1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特征和意义 2 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3 掌握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一 城市化 1 概念 是指 人口和 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 城市化标志 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持续上升 2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 逐渐转移 3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化意义 1 有利于 城市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