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1)政治思想。反映了诸子百家虽主张各异但也有相同点。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形成新的儒学体系。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①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思想。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是以其事不可遍循。复兴儒学。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Tag内容描述:<p>1、一 百家争鸣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2)形成: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孟子思想(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3)提出“民为。</p><p>2、课时跟踪检测(一) 百家争鸣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和谐 D人的生命解析:选B“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反映了诸子百家虽主张各异但也有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现实是各家思想形成的基础,因此选B项。2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克。</p><p>3、课时跟踪检测(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A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B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解析:选A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变化的反映,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p><p>4、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小结与测评 人民版必修3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一)发展历程时期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创立与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西汉改造与独尊(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明转型与成熟(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2)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p><p>5、三 宋明理学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2儒学复兴运动(1)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2)北宋:主张: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强调要巩固中央集权,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1北宋五子(1)周敦颐和邵雍:。</p><p>6、百家争鸣教材百家1.孔子的“礼”及其实现方式孔子讲“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外交、。</p><p>7、11百家争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2: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3:“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p><p>8、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佛教,韩愈,复兴儒学,道统,性命之源,尊王攘夷,儒经义理,天理,衍生规律,理,理学,气学,唯物主义,仁,天理,理先于气,太极,格物致知,仁,三纲五常,正君心,四书,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心学,心即理也,发明本心,物欲,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p><p>9、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礼,德治,有教无类,仁政,天行有常,道,无为,消极悲观,自然无为,齐物,严刑峻法,专制主义,耕战,君主集权,不法常可,法治,兼相爱,尚贤,客观实践,故,逻辑学。</p>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关PPT文档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