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编号:1195482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型增长曲线。教学目标。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2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课)。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一、 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Tag内容描述:<p>1、第2节种群的数量的变化一基础训练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曲线增长 B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D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2.模型建构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常用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建构数学模型的是 ( )A.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B.制作DNA双螺旋模型C.建立血糖调节模型 D.建构种群增长模型3.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0.2保持不。</p><p>2、4.2种群数量的变化1教学目标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重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难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教学过程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一、检查预习检查世纪金榜自主预习【45】完成情况。二、导入新课以问题探讨导入三、推进新课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_____或它的_____的数学形式。(2)建构方法: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模型假设:条件:____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___________增长,第二年的数。</p><p>3、4.2种群数量的变化3教学目标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重点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难点结合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一、检查预习检查世纪金榜自主预习【45】完成情况。二、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三、推进新课1、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A.内部/直接因素:出生(死亡)率、迁入(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B.自然/间接因素:空间、气候、食物、天敌、传染。</p><p>4、4.2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课)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难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一、 知识点总结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4、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二、习题讲解世纪金榜课时作业本“课时作业十三”三、习题巩固1、下左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p><p>5、4.2种群数量的变化2教学目标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重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难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教学过程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一、检查预习检查世纪金榜自主预习【45】完成情况。二、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三、推进新课1、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产生条件:存在环境阻力增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变化图像“S”型曲线中K值和K/2值的应用应用措施目的野生资源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有害生物防治增。</p><p>6、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学习导读学习准备一、 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方法1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1)观察研究对象, ;(2)提出 ; (3)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表达;(4)通过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 。2优点与数学方程式相比,它更直观的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三、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理想条件: 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数学公式: 。(3)曲线变化:2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1)有限条件:自然界的 是有限的。(2)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的增长曲线。(3)K值。</p><p>7、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项目内容课题种群数量的变化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2)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2)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根据建构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2。</p>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2种群数量的变化】相关DOC文档